中资评级机构首申美国认证遇阻
中资评级机构首申美国认证遇阻 更新时间:2010-9-28 6:52:28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说过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个就是美国,一个就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评级毁灭一个国家。” 可以说,美国三大评级巨头某种程度上把握了金融市场的命脉。
然而,一家中资评级公司寻求美国资格认证的努力,却障碍重重。
9月23日,刚高调发布全球50个国家主权评级报告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向美国证交会申请美国“国家认可统计评级机构”的资质认证遭拒。
美国证交会否决理由包括:大公无法完全遵守其对NRSRO记录保留、检查和文件制作的要求,无法履行对大公的有效监管。大公9月25日发表声明抗议,称考虑适时启动包括追究法律责任在内的维权行动。
不能错过的历史机遇
全球金融危机令被视为“金融市场看门人”的三大信用评级巨头公正权威的神话坍塌,全球各国也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评级体系,比如欧盟、日本、马来西亚等。日本规定企业评级必须有一家本土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马来西亚在2007 年明确规定,只有债券以外币发行时才可以接受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
《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已控制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严重威胁我国金融安全。” 该课题组的顾问和成员包括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研究员郭毅敏等。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已经收购了中国评级市场2/3的份额,中国评级机构为什么不能走出去?”该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向记者表示,“不走出去怎么知道美国的信用评级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呢?”“金融危机后,大家都不再像过去一样信任三大评级机构了。” 向松祚认为,国际金融的话语权不能只由美国一国掌握,美国在要求别过金融开放的同时也要进行对等的金融开放。不过金融开放对等需要更多政府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
大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评级机构,想占领国际市场,必然要占领美国市场,这是国际化的一个必须之举。”
监管权之争
目前,美国金融机构在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确定承销条件以及信息披露程度等方面,都受NRSRO发布的信用等级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NRSRO资质,评级机构的评级无法被美国金融市场采纳。
“美国证交会规定,外国筹资者在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时,必须接受拥有NRSRO 的评级公司的评估,而三大机构的评级结果已经作为重要的监管指标来监督金融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曾称。
截至目前,共有10家信用评级机构得到了NRSRO资格认证。除了穆迪、惠誉和标普“三大”之外,还有4家美国公司,1家加拿大公司,2家日本评级公司。其中,3家美国以外的评级公司都是在2007年9月24日获得NRSRO资格认证。
如果大公通过了NRSRO认证,也就意味着其将有资格为在美国融资的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是“发展成一个国际、国内知名的评级公司的必要条件”。
然而,前路不平。
美国证交会9月23日公告披露,今年3月10日,美国证交会国际事务部致信中国证监会,说明通过NRSRO认证必须满足几大条件:允许美国证交会现场检查该公司的账目和记录;向美国证交会提交该公司的账目和记录的副本;在美国证交会认为必要的时候提交此类报告。信件要求中国证监会确认根据中国法律,大公能够遵守这些要求。
在今年3月26日的回信中,中国证监会表示,NRSRO的现场检查需要美国证交会和中国证监会的协调。4月14日,OIA回复称,中国证监会在3月26日的回信中并没有对大公是否要提供这些文件给美国证交会作出回应,且认为无法证实大公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向其提供NRSRO监管和规定要求提供的信息。中国证监会在5月10日的回信中指出,因为大公在美国并没有开展商业行为,因此认为美国证交会在短期内没有必要对大公的“工作底稿”进行现场检查或审查。中国证监会重申其立场,即大公的NRSRO申请所产生的问题应在解决PCAOB对中国会计事务所的检查问题的基础上予以解决。
在双方商量无果的情况下,大公建议:“美国证交会首先将文件要求清单提交给中国证监会,然后中国证监会将代表美国证交会收集所需文件。”然后这些文件将翻译成英文。“文件制作将服从中国法律条款,禁止未经中国证监会、国家档案局、保密局或“其他相关机构”的批准,披露涉及“国家机密和有关证券公司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这样的结果,不能让美国证交会满意。其认为,大公在意见书中并没有定义“国家机密”,并暗示国内的法律允许拒绝提供涉及相关证券公司重要利益的信息。大公也没有解释存在何种机制可以告知美国证交会什么样的信息可能拒绝提供以及拒绝提供的理由。这种可能存在的信息真空地带破坏了NRSRO检查要求的目的。
除了对大公的监管问题之外,美国证交会的公告中还提及:大公目前与美国企业是否有充分联系,令大公有必要注册成为NRSRO。不过在这一问题上,美国证交会仅指出“大公目前在美国并没有任何分支机构”,但未作详细阐述。
大公表示,在美国具有NRSRO资质的三家外国评级机构中,美国证交会从未将“跨境监管”作为必要审核条件,也从未对三家外国评级机构进行过“跨境监管”。大公认为美国证交会此次唯独对大公设置这一障碍,是对中国和中国评级机构的歧视。
起步即远航?
中国评级水平仍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约有80家评级机构,但已取得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许可的仅有五家,分别是:大公、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和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今年1月的报告,在2009年国内中期票据市场中,联合、中诚信、大公和新世纪的在发行期数上的评级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78%、42.05%、11.65%和8.52%;在发行主体的评级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2%、47.03%、11.44%和9.32%。而大公方面提供的数据为,其在公司债券评级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0%。
值得注意的是,中诚信49%的股份为穆迪持有;惠誉则在联合资信持股49%,而标普2008年也与新世纪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诚信执行副总裁何敏华曾表示,由于中国的债券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国外投资者和发债人并不需要用到国内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因此先将中国国内评级市场做好做扎实,再考虑扬帆远航更为有的放矢。不过大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的确是做好国内再做国外,但是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要抓住。”而向松祚表示:“什么时候算国内市场做好了呢?大公申请NRSRO表示的是一个姿态,表明希望去海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