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抖音估值750亿-浙江脸谱公司市值多少

为什么抖音能估值750亿美元?为什么它能被市值5000亿美元的腾讯视为眼中钉?因为,他们都在抢夺同一样东西,那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当人们在刷抖音的时候,就不会看朋友圈,当人们被视频里的内容所吸引的时候,就注意不到当下发生的其他事情。那些抢到了注意力的公司,就可以通过电商或广告之类的方式变现。而其他公司,就只能依附于微信之类的巨头,吃一点残羹冷炙。这就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这个产业的规模非常巨大,造就了Facebook、微信、微博、抖音等巨头。那么,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本书讲的就是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史。

本书作者吴修铭,美国学者,祖籍中国台湾,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曾担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高级顾问,媒体改革组织主席,2006年入选《科学美国人》杂志“50名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报纸、海报等纸质平面传媒的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广播和电视的时代。最后第三个时期,是我们所在的互联网时代。

好,我们来看第一个时期,纸质平面传媒的时代。

报纸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的纽约,当时一份报纸售价6美分,发行量只有2600份,而同期纽约人口是30万人,可见,普通市民根本不读报纸,那都是政商精英的专属。在那个时候,还没有注意力经济的概念。

这时候,有一位叫本杰明·戴的印刷厂老板,正琢磨着如何把报纸的价格压到只有1美分。他的想法是,用极低的价格来扩大发行量,然后向商家收取广告费,他就能盈利了。于是在1833年的9月3号,他发行了《纽约太阳报》。它的售价是竞争对手的六分之一,因此走进了纽约普通市民的千家万户。它喜欢报道一些花边新闻,使之成为纽约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消遣,然后,他通过向第三方收取广告费来获得收入,这就完成了一个商业模式的闭环。仅仅到了第二年年底,该报纸的每日读者就达到了5000人。

但是,模仿者也多了起来,注意力开始被抢走,为此,报纸们不得不靠突破底线来博取眼球。毕竟,内容越是夸大其词,越是耸人听闻,越是肆无忌惮,就越能吸引注意力。于是,报纸的内容越来越离谱,比如,《纽约太阳报》声称在月球表面发现了大海、红豆杉以及长着翅膀的巨大生物,靠着这些劣质新闻,该报纸获得了近20万份发行量,成为世界上读者群体最广泛的报纸。虽然现在的报纸越来越规范,也不再那么混乱,但出奇招,秀下限,博眼球,依然是媒体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除了报纸,海报也是纸质传媒的鼻祖,它出现于18世纪,但那时候的海报只有文字,偶尔附上一小幅插画,并不怎么吸引眼球。直到19世纪60年代,巴黎有一位在印刷厂工作的学徒叫做朱尔斯·谢雷,他开始尝试用鲜艳色块做背景,画着嬉戏奔跑的半裸女郎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他用这种方法制作了数以千计的海报,影响了数百万人,还获得法国的最高公民奖。

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海报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被用来征兵。1914年,一战爆发,英国印刷了1250万份海报,仅仅过了4年,英国印刷的海报总量就已经达到了5400万份。他们把海报贴在任何目光可及的地方,比如广告牌,公共马车,电车上。海报上印着一张英气逼人的陆军元帅照片,他直指观众,配以“国家需要你”的字样,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英国一半以上的青年因此自愿参军。战争结束后,海报被广泛运用到各国的政治宣传中。尤其是德国,它从英国那儿见识到了海报的价值,也成为了世界上对海报运用最极致的国家之一,它最后统一了德意志民族的思想,也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但是,同报纸一样,随着海报越来越多,注意力越来越难以抢夺,于是,海报也不免开始向下竞争,内容越来越低俗,也影响到城市的美观,甚至引发过巴黎市民的反海报运动。不可否认的是,报纸和海报开创了注意力经济,但是,它们都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比如,商家就无法把海报贴到私人的家里,为了抢夺更多的注意力,商家们开始思考如何突破这种局限。

此时,广播和电视相继被发明出来了,信息开始进入人们的居所,这也标志着第二个时代的到来。

无线电广播发明于1906年,那时候的广播还比较纯净,并没有广告的存在。1928年,白速得牙膏公司决定在广播电台上做广告,从而将广播引入了注意力经济。

白速得公司的方法是赞助情景剧,也就是在广播里讲故事,以此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他们每天花15分钟时间讲述一部叫《阿莫斯与安迪》的情景剧,剧中都是两个从南方来的新移民的日常对话,跟我们熟知的相声类似,但和相声不同,整部剧是一串非常引人入胜,充满悬念的故事,听众们被它深深吸引,这使得它成为了每天晚上黄金时段的热门节目。只要时间一到,每个人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聚精会神地收听广播。而白速得牙膏的广告,就插在情景剧结束之后。《阿莫斯与安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仅3年时间,它就收获了超过4000万名听众,占美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白速得牙膏也随之成为20世纪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阿莫斯与安迪》的成功,也意味着传媒已经打破了私人和公共的界限,人们并不是到商场才能看到海报。在自己家里,他们也消费着注意力,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此时的广播因为强大的传播力,最终取代海报成为了国家宣传的机器。1935年3月的某一天,德国的每一台收音机都播放着阿道夫·希特勒的征兵讲话。他通过广播,辅以不断重复的口号和简单思想,轻易地控制了8000万人的思想,并掀起了“二战”的血雨腥风。1945年,德国战败,盟军为了杜绝纳粹主义再度崛起,决定对广播基础设施进行改组,禁止广播被用于政府或企业宣传,并将全国性的广播公司拆分为独立的地区性广播公司。但是,广播毕竟只能传达声音,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二战”的结束,广播日渐衰微,电视因为能将动态画面和声音完美结合起来,开始成为注意力经济的主角。

二战结束的后10年里,美国家庭电视拥有率从9%飙升至72%,平均每个人每天要花将近5个小时来看电视。美国人对电视极其沉迷,整个晚上什么都不做,连食物洒了,电话响了,也没人管。电视对人类注意力的捕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加入竞争,,商家为了抢夺注意力,进行了节目内容的大量创新。

第一种创新是大型连续剧的出现,它和广播情景剧一样,有着庞大的、引人入胜的、环环相扣的情节,通过创造悬念和刺激,轻易地俘获了观众的注意力。比如1955年播出的音乐剧《彼得潘》就吸引了超过6500万名观众,在中国,80年代拍摄的《西游记》也成为了每年都要重播一次的现象级大型连续剧。年度体育赛事虽然不算连续剧,但作用是一样的。比如一年一度的美国超级碗橄榄球赛总能吸引到超过4500万名观众。由于连续剧的内容质量确实上乘,观众们也愿意忍受中间频繁的广告插播。

第二种创新是名人效应,就像今天的明星、网红一样,通过打造名人来获取注意力。典型例子有脱口秀、真人秀和综艺节目3种。

首先是脱口秀,它捧红了美国女星奥普拉。奥普拉喜欢说一些大尺度笑话,这使得她的节目饱受非议,但争议越多,节目就越火。普拉已经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粉丝们效仿她,并会在购物节那天疯狂抢购她推荐过的产品。奥普拉也因此登上美国女性富豪榜,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非裔亿万富翁。再比如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因为吐槽美国打压华为而受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从而火到了中国。

其次是真人秀,也就是召集一群人,一起参加几天的活动,并真实直播。比如中国著名节目《爸爸去哪儿》就是典型的真人秀。

最后是综艺节目,比如,类似《最强大脑》的知识竞赛节目,类似《非你莫属》的职场选秀节目,或者类似《快乐大本营》那样的综合性节目,都可以归入综艺节目的范畴。世界上第一档综艺节目始于1955年,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一档智力问答节目,答题奖金从64美元起步,如果每个问题都回答正确,参赛者就可以获得高达64000美元的奖励,但只要一答错,前面积累的奖金就会清零。它的成功在于创造了紧张感和互动感,这是纯粹的电视剧所不能比的。

这三种节目都捧红了不少名人,无论是奥普拉那样的脱口秀名人,还是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明星父子,或者是选秀节目上饱受争议的选手,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之所以喜欢谈论名人,是因为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会认为自己确实在和节目中的名人互动,这就是“亲近的假象”效应。当我们与朋友讨论名人八卦时,就像是在谈论另一个朋友一样。于是,名人就像社交圈的粘合剂,也成了自带流量的注意力磁铁。

广播和电视一直是注意力经济的重要角色,尤其是电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吸引了全球8亿观众,是名副其实的注意力收割机。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时代带来了新兴媒体,电视也逐渐衰弱了。

接下来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开始讲解互联网时代发生的事情。

互联网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没什么实用性。1971年,30岁的计算机科学家雷·汤姆林森想到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发信息,于是他开发了最早的电子邮件应用,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电子邮件带来了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两年之后,75%的网络应用都是电子邮件,人们每天刷着收件箱,就像现代人每天都要刷微信一样,一旦收到新邮件,人们就兴奋异常,从而更加频繁地刷邮件,这就像现代人看到朋友圈有了回复,也会非常兴奋一样。

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电子邮件了,但是,刷信息的快感却始终如一地贯穿在人类的互联网生活中。我们不停地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头条,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看到感兴趣的消息,可是一旦刷出来了,我们就会有异常兴奋的感觉,这就是上瘾。可见,无论是21世纪的微信和抖音,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电子邮件,都在用同一种方法收获着用户的注意力。

后来,随着电脑变得越来越便宜,互联网开始普及到千家万户,而不再是政府和学术机构的专利,因为有了网络,普通网民也可以在网络上发声了,这就出现了第二种媒体,个人博客。

博客,也翻译为部落格,顾名思义,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个人部落,是普通人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领地”,在这块领地里,人们可以撰写文章和日志,发布照片和视频,而无需他人干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开始成为草根博主,互联网上的内容开始极大丰富起来。

很多作者之所以写博客,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或者是想展示自我。比如,有一个叫德拉吉报道的个人博客,专门曝光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实习生的丑闻,从而引发了很多关注。此外,还有很多科技博客,他们的作者都是互联网界的技术专家,而他们写博客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分享和记录自己的技术经验。到了2005年,全世界一共有5000万个博客存在,光是在美国,就有3500万个博客读者。

博客的兴起有着重大意义,它从本质上改变了注意力的权力来源。在博客出现之前,媒体是中央集权的产物,纳粹德国通过集中化的大众传媒,控制着全国人民的思想,也引发了“二战”,然而现在,草根博主的力量崛起,个体的声音开始受到重视,读者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内容,他们可以在网上阅读八卦和小道消息,也可以通过给博主和朋友留言来互相交流。

在广播和电视主导的时期,受众和内容源是分开的,但是在互联网时期,听众同时也是演讲者。但是,任何媒体一旦多起来,对注意力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和困难。个人网站越来越多,有一些网站根本没有访客,博主们也没有写下去的动力。同时,博客也越来越专业,运营门槛越来越高,在20世纪末,排名前100名的博客多为专业网站,由专业的团队运营,他们每天能比个人博客多发表30倍的文章。于是,人们的兴趣点开始转移,社交网络出现了,它包括早期的BBS,也就是论坛,以及现在的专业社交网站,比如Facebook、微博之类。

BBS兴起于1991年,当时美国在线的CEO,年仅33岁的史蒂夫·凯斯正为公司的前途而苦恼。由于规模小,资金匮乏,美国在线无法像竞争对手一样雇佣专门的团队进行内容编辑,于是,他创造了互动更强的电子社区,也就是BBS。用户可以在社区中发帖讨论,无形之中成为了内容的创作者。在中国,百度刚成立时,中国的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用户搜索不出什么内容来。为此,百度推出了贴吧,用户可以在各个主题的贴吧中发表看法,互相讨论,中国互联网的内容也因此丰富起来。随后,百度逐渐超过自产内容的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等,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流量收割机。

论坛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它满足了现代人的社交需求。美国在线乘胜追击,开发了聊天室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聊天室,拉上几十个陌生人进来侃大山。到了1997年,美国在线有近2万个聊天室,各式各样的人在里面谈论着各种话题,其中包括电脑极客,也包括朋克乐队的爱好者。1995年,美国在线拥有超过400万名用户,两年之后更是达到了1200万名,一跃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在线社区。

电子社区的成功也有着重大意义,即便在博客流行的时代,人们依然是单向地从博客中吸收信息,但是现在,“社交”因素开始成为注意力经济的主角。因为BBS和聊天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在线成了当时最强势的注意力权威,甚至拥有随心所欲的定价权。在和一家音乐公司谈判时,美国在线突然变卦,把广告费从800万美元提高到1800万美元,而音乐公司只能毫无怨言地接受。

但是,以BBS和聊天室为代表的早期社交网络依然很初级,人们围绕着话题进行互动。比如百度的足球吧,就以足球话题为主。2004年,Facebook也就是脸谱网诞生了,它让社交核心从话题转向了人,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模式。人们开始评论朋友的生活、照片、日记,而不再局限于单个话题。

脸谱网的模式之所以会取代美国在线的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真实性。在过去,互联网是一个匿名的世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根本想不到对方的电脑后面坐着的是一条狗”。因此,真实世界的规则在互联网上都不适用,你可以无忧无虑,也可以肆无忌惮,这就导致了“键盘侠”的出现。很多网民并不在乎谈话的礼仪,恶作剧与低俗话题也让许多论坛臭名昭著。人们依然渴望使用社交网络,却厌恶和键盘侠打交道。

脸谱网是一个真实的社交网络,它要求用户使用真实姓名和头像,每个用户刚注册时,第一批好友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朋友。于是,脸谱网并非匿名的黑暗地带,而是线下真实交际场景在网络上的延续。

第二是展示自我的动机。过去的社交网站是以话题为中心的,人们主要谈论话题,而并非展示自己,每个人在网络上的身份,也只是一个ID而已。但是,脸谱网是以人为中心的,人们在上面发布照片,写感言,写日记,因此“人设”就很重要,人们开始在乎自己的社交价值。为此,用户就会用心撰写个人资料,尽量发布大家喜欢的照片和动态,也会在乎自己说话的礼仪,以便获得朋友们的点赞。新型社交网络促进了信息质量的提高。

现在,我们正处于新型社交媒体的时代,在中国,微信也发挥着和脸谱网一样的作用,一方面,为了展现完美的“人设”,人们费心经营着自己的朋友圈,尽力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日夜刷着朋友圈,生怕失去任何一条新闻。我们苦心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从点赞和评论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了。我们学习的是《注意力经济》,这本书分3个时代讲述了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史。

第一个时代是19世纪,以平面媒体为主。《纽约太阳报》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注意力经济的起步。创始人本杰明·戴用1美分的亏本价售卖报纸,然后向第三方售卖广告来盈利,这使得《纽约太阳报》成为了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海报也在宣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被用于国家宣传。

第二个时代是20世纪,以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为标志。白速得牙膏通过赞助广播情景剧的方式,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二战期间,德国把广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人意识到大众传媒的可怕。

20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转向看电视。通过制作大型连续剧、脱口秀、真人秀和综艺节目等方式,电视成为了20世纪当之无愧的注意力霸主。

第三个时代是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电视也逐渐衰败。人们开始写博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再只是被动地从电视上接受信息。后来,BBS和聊天室出现了,“社交”成为了注意力经济的重要元素,再后来,脸谱网、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通过真实性和满足人们展现自我的需求,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注意力收割机,时至今日,每天刷脸谱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脸谱网也因为垄断了人们的注意力而成为市值6000亿美元的网络巨头。

上就是《注意力经济》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帮助他们也了解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史。

定制隔音门窗厂家

欧大师断桥铝合金门窗代理

欧大师门窗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