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国欠债这件事可以说是上至政府下至民众蔚然成风啊。2022年2月1日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已突破30万亿美元。要知道2021年美国的GDP总量为23万亿美元。美国的债务规模都超过了自己的经济总量。其实美国老百姓和美国政府一样热衷于借贷消费。我们中国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贷款呢?事实上除了创业、买房、买车这种大宗开支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会尽可能避免借款。
在美国正好反过来:借贷消费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现象。在美国几乎每个家庭每个月都会透支,反而是从不借钱的人成为了特例。美国家庭每个月一领到工资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各种账单。等到把账还完之后工资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各种生活开支就只能刷信用卡,然后下个月再还这个月的账。借贷消费在美国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现象,反而是从不借钱的人在美国成为了一种特例。
美国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存钱的月光族。2016年一篇名为《川普上台,那头大象终于跑出来了》的文章披露了一个事实:近三分之二的美国家庭拿不出一千美元应急。在美国任何一个有较为稳定工作的人几乎都有贷款在身。如果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会先入为主觉得美国从政府到个人这种借贷消费模式简直太独特了。那么美国人为何会形成这样一种月月光的消费模式呢?
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消费观上普遍是比较重储蓄重积累的;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消费观普遍是倾向于超前消费的。都说东方人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然而这种传统美德绝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植根于东方国家传统的小农社会结构之中。西方国家的超前消费模式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随着近代工商业社会形态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美国当前的超前消费模式实际上是与美国最早的清教立国思想相背离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号载着一批清教徒抵达了位于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号带来的这批移民的后裔已繁衍到350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这批早期移民缔结的《五月花号公约》更是塑造了美国人的立国精神。事实上清教徒的消费理财观念和东方人倒颇有些类似。
清教徒主张限制纵欲、享乐乃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清教徒提倡一种创业精神,而反对纵欲享乐的奢侈行为。在美国正式独立建国之前的早期北美开拓者们所秉承的就是这样一种清教徒精神,然而美国在独立之后所形成的消费模式却完全是与这种清教徒精神背道而驰的。美国人超前消费模式形成的根源在于他们对未来的乐观自信。
众所周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普遍有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殖民的经历。相比之下美国自独立以来基本上就没被其他国家侵略的经历,而在独立后的两百余年间也就只爆发过一场大规模的内战。长期的安定祥和使美国人先入为主地以为未来的美国会一直繁荣下去:工作总是能找到的,将来的日子不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这也就是说在美国人的观念中缺乏东方人有关意外、危机这样的意识。
美国独立200多年来本土几乎就没怎么遭遇战火的破坏,而且也很少受到全国性的大规模天灾冲击。美国领土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充裕。美国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储量居世界首位。美国的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如果从美国东海岸坐飞机前往西海岸看到的是延绵不断的良田沃土,而从中国东部飞往西部能看到平原、高山、草原、沙漠等各种地理环境。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以及周边的东亚各国就曾经历过因土地肥力枯竭造成的饥饿之苦。如果我们读中、日、韩、越等国的古代史都会被触目惊心的饥荒所震撼。在资源有限的大前提下人们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美国的领土面积与我国大致相当且资源充裕,可美国的人口只有不到我国的1/3。因此美国在历史上没经历过资源匮乏的考验。这也是美国人比起东方人缺乏危机意识的一大原因。
美国在这种缺乏危机的环境从独立建国伊始就形成了负债传统。独立战争期间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列强都为美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可这些援助并非都是无偿援助,而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的。独立后的美国为此背负了7700多万美元的各种债务。要知道美国独立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十年前的物价水平和今天相差多少,那么两百多年前的7700多万美元要放在今天该是个什么概念呢?
当时的联邦政府一看到这7700多万美元的账单就头疼。按说最该头疼的就是直接主管财政工作的财政部长,可汉密尔顿一上任就公开表态:债务如果操作得当将会是福音!汉密尔顿在任内基本上是拿美国政府7700多万美元的债务当魔方玩的。他先是跟各位债主们表态:不是哥们我赖账啊。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钱,您老就是打死我也还是没钱还您,不过您要是再借我点不就有钱还您了嘛。
如果你是当时美国政府的债主是不是很有想大嘴巴抽人的冲动啊?见过耍无赖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旧的债还没还,居然想借新的,是不是给你脸了?汉密尔顿没挨大嘴巴子,事实上他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如果我能保证还清本金并让你赚到利息,那么你借不借?这时债主们一掂量合计:反正打死这家伙也还不出钱来。你既然能保证连本带利还我,那就看你咋折腾呗。
不过借钱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美国政府需要有很好的借款信用,不准空口白牙乱许诺。这下思路就理清了:要还债就需要先借债,而要借债就要先建立信用。如果要建立信用就必须使美国政府拥有稳定的收入和金融体系。这种体系使债务不仅不会成为拖累美国发展的负担,反而还会成为支撑国家运作的福音。从那时起美国就开始逐渐养成了欠债的悠久传统。
美国政府不仅通过借外债的形式刺激国内经济,同时也想方设法鼓励国内民众提前消费。在美国首付10%就可以买房。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后续有贷款需要还。当大家入不敷出的时候各大银行就适时推出信用卡。发展至今美国GDP的68%都是消费拉动起来的。美国政府为鼓励公民消费还在在政策上向穷人倾斜:美国中产阶级交税以及交社保医保的比例都是比较高的。
因此在美国有一种说法是中产阶级缴纳的税转手在补贴美国社会上的穷人。这就让一些人觉得就算无家可归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只要有政府养着的就不会饿死。事实上美国现在有60多万吃政府救济的流浪汉。我们中国人会觉得睡马路大街太丢脸了,可美国社会对这种事早已习以为常。这些流浪汉尽管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但美国政府还得管他们的衣食。
反正饿不死这种心态使美国人的危机意识更加被消磨。如果说中国人是为未来的民族,那么美国人其实是活在当下的民族。在美国人看来只要我当下享受过就不必去管未来不确定的事。及时行乐及时享乐的消费主义心态使美国人不懂得延迟享受。这在平时非但看不出什么弊端,反而还极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一旦当意外来临时就会使人陷入困境。
美国这种超前消费模式得以维持的关键就在于用后续的收入弥补前期的债务。可如果一旦失业就意味着无法正常偿还贷款。这样也就无法申请新的贷款,于是生活就陷入到了困境之中。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如今的新冠疫情就使美国这种超前消费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了出来。美国这种超前消费模式在平时的确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产业发展,但当出现经济危机、疫情、战争等意外事件时就会暴露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