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基础货币大增2.62万亿市场不缺钱投资消费有底气-中国货币乘数是多少

记者 黄敏

本报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了2022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中“储备货币”(基础货币)从11月40.15万亿元扩张到了12月的41.68万亿元,单月扩张了3.8%即2.62万亿元。对此,市场分析称,“该数据创出了近年来罕见的‘飙升’,值得关注”。

《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2022年1月到11月央行储备货币的总量变化不大。近日央行在“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却8次提到了“流动性”,5次提到了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让市场缺钱、让大家有消费投资的底气或将是2023年的“基本国策”。干涸的楼市、股市,正迎来久违的“流动性”。英大证券李大霄也向记者表示,这是源自稳增长的政策需要,是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的体现,属于阶段性相对宽松,对股票市场影响正面。

“高能货币”单月新增2.62万亿元

据了解,“储备货币”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重要项目,其实就是“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由于它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

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目前已可以看到2022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全貌了,12月数据已经发布。令人惊讶的是:一直稳如老牛、进“三步”退“两步半”的“储备货币”,突然在2022年12月大增了2.62万亿元,创出了近年来罕见的“飙升”。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央行突如其来的“扩表”:从11月40.15万亿元扩张到了12月的41.68万亿元,一个月扩张了3.8%。对此,市场观察人士指出,2022年11月,中国的货币乘数是7.9倍。12月,基础货币大增了2.62万亿元。这新增的2.62万亿元,理论上可以衍生出20.7万亿元的钱!

关于12月基础货币的飙升,上述市场观察人士分析或因三个方面所致:第一是降准,2022年12月5日起,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一共释放长期资金大约5000亿元。第二是年底前集中的货币投放(央行逆回购),这波年底的资金集中投放,至少带来1.85万亿元增量资金,加上降准的0.5万亿元,大约是2.35万亿元。第三,企业年底结汇,让央行加大了人民币的被动投放。2022年中国贸易顺差创下新高,年底外贸企业要发年终奖,会有相对集中的结汇行为,这可能也是造成基础货币飙升的一个因素。

无独有偶,记者观察到,近日央行在“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8次提到了“流动性”,5次提到了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此外,刘鹤副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讲话中,也两次提及了“流动性”,还表示要对房地产企业“大量输血”,改善企业的流动性。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举措都会加速货币的衍生,让钱生出更多的钱。不让市场缺钱、让大家有消费投资的底气,将是2023年的基本国策。干涸的楼市、股市正迎来久违的‘流动性’,先是救命的钱,然后是跟风的钱,这中间还夹杂着国际间的热钱……”。

北向资金近期净买入超千亿元 消费、新能源、金融占比最高

春节“扫货”哪家强?北向资金首屈一指。继周二刷新单月净买入额历史纪录后,北向资金1月19日再度大幅加仓,净买入超65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截至目前本月累计净买入已逾10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同时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从外资存量规模和占比来看,消费、新能源、金融三大板块,占比最高且持续提升。此外,中金团队预计今年海外资金净流入相比去年有所改善,预计全年可能在3000亿元-4000亿元左右。

近期外资流入的原因,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背后三大驱动因素:基本面方面“中国占优”,强美元周期走向尾声,增长稀缺的时期,做多中国和新兴市场是2023年最重要宏观主题。其次,仓位欠配+前期压制因素缓解,外资补仓并看好中国经济复苏。第三,中国市场兼顾估值和规模优势,与全球市场的相关性低,较其他新兴市场更有优势。后续期待外资继续流入、国内资金跟随,相应的行业和风格可能有所切换,但大内需、科技安全、中国优势产业、稳增长受益(地产链条)、落后补涨等仍是关注点,中小盘品种往往也会有所表现。

公募基金看好低估值消费、高景气新能源

1月19日,沪指涨0.49%报3240.28点,深成指涨0.87%报11913.26点,创业板指涨1.08%报2571.44点,科创50指数涨1.68%。盘面上看,半导体、软件板块强势拉升,券商、医药等板块走高,信创、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概念表现活跃,煤炭、钢铁、有色、保险地产等板块均上扬。此外,《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截至1月19日超过30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了2022年四季报。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基金持有人“用脚投票”,资金持续从绩差基金流出,并扎堆涌入绩优基金。

国盛证券指出,离春节假期仅剩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交投氛围较为平淡,北向资金流入也趋于缓和,节前市场大概率不会有太大波动。结合市场的走势来看,沪指时隔近一年再度站上年线,属于趋势转强信号,值得重点关注。在当下宏观面较为稳定,政策面积极,资金面相对充裕的大背景下,短期市场较难出现大的回调风险,指数向上突破的概率较大。因此,操作上建议持股过节,节前可围绕政策面和资金面较好的板块做低吸,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相关概念(信创、云存储、国产软件)的交易性机会。

展望2023年,万联证券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供需两端加码发力,产业升级调整加速,推荐关注以下行业配置主线:预计在未来一个季度,“稳增长、宽信用”是宏观政策着力点,资金可以沿着扩内需的大方向上寻找配置机会。从产业角度看,基建及地产相关产业链的确定性较大,政策力度不断加码,资金到位情况向好,市场情绪回暖可期。2023年全年在经济增长动能逐步回升、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维持实质宽松的环境下,配置思路可以逐步向成长性较高、业绩有支撑、受益于政策支持的主线切换,在产业链中精选细分领域依然是重点。

而国联证券从资金层面分析,机构投资人在2022年交易拥挤在“成长制造”等领域,不但是因为产业链各环节受益于“新能源”的投资浪潮,而且“封控措施”下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对依靠消费场景、商务服务等的公司经营受到影响要小。2023年,随着经济重启,更依赖于社会经济活动改善的核心资产,比如医药,部分消费,互联网,优质金融等受益更多,更有利的是,在一些竞争对手淘汰情况下,“剩者”面临更好市场格局,增长和估值水平更匹配,“核心资产”的配置更值得机构投资人关注。

如何选择高端门窗品牌

欧大师系统门窗厂家

欧大师门窗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