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

世行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

世行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 更新时间:2010-9-21 6:02:21 “繁荣与贫困”、“先进与落后”、“庞大与渺小”、“机遇与风险”……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国际经济机构的官员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使用了一组反义词来描述当今的中国。

在他们看来,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才能客观理性地评估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模式没有参照模板、前车之鉴,“盲人摸象”之举只会“误读”这个发展中大国。

谈论中国:眼见方为实

谈到中国,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感触颇多。

佐利克于9月9日至15日访华,出席中国与世行合作30周年座谈会及其他相关活动,并前往中国贵州等地考察。他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80年,这些年来,我亲眼看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这位世行最高级别官员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这就像是一只身形庞大的大象很难藏身树后一样,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世界瞩目,一些人开始关注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货币政策以及海外投资等问题。但是,讨论这些问题的一个前提是,必须理解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

“很多不了解中国的人并没有认识到,中国至今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他说,“贵州一些偏远农村到现在还没有通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顾问、中国事务负责人奈杰尔?乔克对此也有同感。

乔克曾到访中国数十次,且刚刚考察过甘肃等中国西部省份。他指出,目前对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存在很多争论和误解,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的多样化特征。“如果只是访问过上海,很难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在那里可以看到发展,看到金融市场,感受到增长步伐,”他说,“不过,如果把视线转向中国内地,情形则大不一样。”

乔克说,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超过一半生活贫困。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仍然非常低,仅相当于他的祖国英国的十分之一左右。“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从根本上讲,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资料显示,世界银行以名义人均国民总收入为序,将世界各经济体划分为高收入、较高水平中等收入、较低水平中等收入和低收入4类经济体。在中国经济总量今年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时,其人均国民总收入约为3800美元,属于世行序列中的“较低水平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总排名仍在世界百名之外。

而在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中国被划分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大类中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一组,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相当于日本的十分之一,美国的十二分之一。

评估中国:成就并挑战

“中国政府及时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不仅使本国在2009年实现经济回升,还为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复苏做出了突出贡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审议司官员早滕正浩则对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在金融危机最深重的2009年,中国仍取得了9%的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去年为1.2%,超过美国和日本,领先全球。根据IMF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10.5%,明年经济增速为9.6%。相比较而言,IMF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为3.3%和2.9%;欧元区为1.0%和1.3%;日本为2.4%和1.8%。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其规模大,还在于它从世界购买大量商品。中国与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高度互联。与中国关联度大的国家在走出这场危机时步伐更快,”IMF官员乔克说,“数字本身已经说明问题”。

世行行长佐利克则把中国界定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同时也是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谈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对其他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以及像德国这样对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经济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在肯定中国贡献的同时,这些官员也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醒中国须妥善应对。

早滕正浩在接受专访时说,中国经济中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较明显。这种差异在城乡之间,以及沿海和内地之间尤为突出。但他认为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危机使得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这坚定了中国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心。

佐利克则谈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出口,而后危机时代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之一。此外,中国还面临加强环境保护、完善医疗及社会保障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等其他诸多挑战。

他还谈到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值得中国警惕。“不过,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风险,并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信贷,以避免经济刺激措施产生副作用,”佐利克如此评价。

乔克则认为,中国经济短期的挑战在于维持经济增势,巩固既有成果,并更注重内需和个人消费,更少地依赖出口以及美欧需求。另外短期风险是防止住房市场出现泡沫。

他认为,今后几年,中国还应妥善管理迅速扩张的银行信贷。“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经济体出现信贷快速扩张时,信贷质量降低的风险会放大。中国需要小心应对,避免坏账迅速攀升。”

展望中国:转变促发展

围绕中国今后的发展路径,三大国际机构官员的建言献策。

佐利克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政府在中长期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这一调整不仅有助于实现出口与内需的再平衡,还有助于消费与储蓄、城市与农村的再平衡,以及逐步扩大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工资水平,改善民众生活质量。”

佐利克还专门谈及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他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迅猛,但不少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难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后劲至关重要。

早滕正浩也谈到,中国应扩大内需,采取多元化进出口政策,鼓励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经济地位。此外,他认为,中国政府仍需继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实现从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跨越。他还指出,中国应当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金融业改革,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并加大知识产权法规执行力度。

乔克认为,为维持经济增长势头,巩固成果,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点“由外到内”的转换,需要各领域改革和各方合作。这些改革既涉及农村养老金改革、医疗改革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也涉及金融部门改革。

“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规模很大的国家,把握这种变化的过程是非常复杂和前所未有的。”乔克如此总结。

股市大单怎么看

不装饰你的梦

成都树德中考录取分数线

《梦灯笼》吉他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