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尚属微调政策转向还需时日

准备金率尚属微调政策转向还需时日

准备金率尚属微调政策转向还需时日 更新时间:2010-1-16 15:39:32   1月12日晚,央行突然宣布上调除农信社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新年伊始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动作频频,已经引得市场对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警觉,19个月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使得预期不断加强。

宽松的货币政策真的转向了吗?笔者看来,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一种比公开市场操作更有力度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它改变的只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像利率调整那样会改变全社会的资金成本,并且上调后市场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足,完全能支持经济较快发展,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方向发生变化。

意在引导信贷均衡化合理增长

央行现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跟现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有很大关系。从近期消息来看,年初信贷增长过快,进入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几乎以每天近1000亿元的速度发放贷款,开年第一周的放贷量已达6000亿元。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主要在于保证信贷均衡,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抑制通胀压力的增加,此时政策的出台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6000亿元的信贷增长势头,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1月和一季度信贷出现“冲高”迹象的原因有三个:首先,2009年底银行积压了大量的信贷项目,元旦一结束,信贷必将出现“井喷”;其次,银行出于追求利益的考虑,势必会大量放贷;最后,商业银行与监管政策的博弈导致银行在年初有很强的放贷冲动,及早放贷有利于抢占份额,以防信贷政策收紧后影响投放规模。银行在年初突击放贷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预计1月份信贷增量将超过万亿元大关,考虑到去年11月CPI转正,估计12月将继续正增长,通胀预期会继续增加,如果短期内流动性增加过多,会推升通胀压力。因此,当前提高准备金率是对商业银行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减少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平滑年内信贷增长,控制信贷投放节奏,积极引导未来信贷投入向均衡方向发展,是在信贷适度宽松的政策背景之下进行的微调,这将对通货膨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此次央行出其不意的超预期的做法,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影响几何?

首先从资金层面来看,以2009年11月末中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27万亿元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冻结银行资本约3000亿元。鉴于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这对银行资金面的影响不大,不会对银行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往往是心理层面的,而实际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信号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其次,根据央行公告:“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三农”是中国当前扩大内需的关键点,对农信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体现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是央行优化信贷结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

在信贷结构上,今年开年第一周新增贷款还是主要流向去年底的项目,会与去年12月份的信贷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个人消费信贷会出现骤降,而是以中长期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个人消费信贷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中主力是房贷,它主要是受到国家房贷政策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主要调控的还是企业投资的部分信贷资金。

另外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来看,市场热议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在挤压房地产泡沫,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政策调整对房地产泡沫的控制不无关系,另一方面试图单纯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房地产业事倍功半。

对房地产的控制还应从供求两方面下手,单纯依靠货币政策难以达到效果,还需从土地供给来调节。因此央行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银行总体的可贷资金一个紧缩,是银行对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可贷资金数降低。但是考虑到中央现在对调控房地产的决心比较大,房地产未来发展还需关注后续针对房地产的政策的推出。

加息尚需时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尚属微调手段,在总量上收回一定的市场流动性,存贷款利率的提高则可以看做是货币政策发生转向的标志,在笔者看来今年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中国经济虽率先复苏,但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的,从实体层面上来看,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还没有被完全带动起来,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利率一旦上调,一方面企业贷款将直接受到影响,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利于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将削弱扩大投资的作用。其次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中国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会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政府调控得当,CPI增速基本控制在3%以下,因此短期内没有加息的必要。而且加息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美国是否有加息举措,美国失业率高企,目前仍深陷危机泥淖,预计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加息举动。再者,加息比存款准备金率作用更为猛烈,因此也要更为谨慎,它标志着央行救市的正式退出,因此央行应该不会轻易采取这一手段,而是以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调控。

由此笔者判断,中国最早要到今年下半年会出现退出之势,现在可能会出现刺激政策的力度逐渐减弱。但是新增贷款的增加、资源价格改革、个别商品价格增长过快也是今年通货膨胀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如果二季度通胀严重、物价上涨、房地产控制不住的话,也不排除会出现非对称性加息,即先提高存款利率水平。

退出遵循且战且退原则

从长远来看,任何刺激政策的退出都是必然的,但退出不宜操之过急,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且战且退。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促使整个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果继续让民间投资继续停留在产能过剩行业,势必让他们的投资积极性受损,在缺乏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转而冲击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助长资产泡沫的形成。这是中国选择“退市”战略时必须应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必须要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做到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一视同仁,才能通过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活跃民间投资,加强实体经济,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新挑战。

与之相适应,货币政策也应该在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结构性调整,更多地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相关的产业和行业。总之,要证明近期股市、房地产市场大幅上扬产生的不是泡沫,就必须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增长作为支撑,贸然采取收缩货币政策等退出策略必然会投鼠忌器,伤害到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刺激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必须得到保证。

BitgetAPP下载

eth怎么卖划算

买狗狗币怎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