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增长缓慢的原因 (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下降 专家建议提升信贷投放精准性与直达性)_1

贷款增长缓慢的原因 (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下降 专家建议提升信贷投放精准性与直达性)

6月29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6.6%,比上季下降15.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3.9个百分点。

上述观点在贷款总体需求指数的细项上也得到了印证。分行业看,第二季度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9.7%,比上季下降1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58.5%,比上季下降8.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3.8%,比上季下降8.9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1.5%,比上季下降5.7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1.4%,比上季下降8.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54.2%,比上季下降9.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61.0%,比上季下降13.0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分析,二季度,上海疫情持续时间长、管控力度大,从封控停摆到全面复工复产复市长达两个月以上,不仅影响上海本身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他地区与上海供应链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市场主体均受到影响,信贷需求进一步下滑。同时,地缘政治动荡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负面溢出效应也集中体现在二季度,进出口企业以及受能源等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的企业信贷需求下滑。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中,多重短期因素叠加之下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降低。

“在党中央坚持实施动态清零政策、全国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进入三季度,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或将快速减退,在此基础上,银行机构应多措并举,引导居民和企业被抑制的信贷需求合理释放。”李晔林认为,商业银行应着力提升信贷投放的精准性和直达性,积极对接传统基建重大项目和新基建领域的新需求。配合各项财政税收纾困解难措施,并积极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

在银行挖掘有效贷款需求方面,明明从三方面提出建议:首先,继续推进存款报价改革以调降银行负债成本,发挥LPR报价制度对贷款利率的“指导作用”,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次,积极响应政策工具,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政策辅助下加强对上述领域的信贷投放;最后,结合区域特点做好差异化经营,深耕本地,挖掘优质的企业和项目,主动提供信贷支持。

明明认为,后续信贷将遵循“总量-结构”的顺序逐步修复,每月新增规模同比少增的趋势将结束,随后中长贷占比逐步抬升,票据冲量行为弱化,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超过21万亿元。社融同比增速也将震荡上行,由于基数原因,预计三季度将是增速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