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鼾沉睡完善机制才能唤醒

今年以来,笔者在山东、湖南、四川多地发现,许多高校的高价值专利成果成功实现了转移、转化,结果令人欣喜。不过,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一些高校的专家们表示,相较于我国高校拥有的几十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而言,这些成功的案例仍是凤毛麟角。高校不少高价值的专利成果仍处于沉睡闲置状态,亟待唤醒。

年初,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至2016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排名前50名高校》。前5名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8002件、浙江大学7764件、哈尔滨工业大学5007件、东南大学4665件、上海交通大学4494件。全国仅50所高校的有效发明专利就高达116156。这些数字令人振奋,可要追查这些专利成果究竟有多少转化成了实际应用,那就显得很尴尬了。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的上百项专利发明被束之高阁,而且,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据全国专利调查数据显示,最近几年高校和科研单位授权专利的实施率分别为25.5%和57.6%,远低于全国70%的总体水平,而高校和科研单位授权专利的产业化率分别只有0.9%和7.7%,距离28.7%的全国总水平差距更大。而4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高校授权专利成果转化率不足三成!

专利成果转化的“拦路虎”到底是什么?这说起来复杂。专利成果首先需要批准,才能成为专利。那些“华而不实”或“中看不中用”的成果,就是审批不严导致。当然,也有“价高质优”的专利成果,如报道中提到的:一件发明专利许可使用费5亿元,这是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研发团队发明新型发泡剂的价值;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个体化医学基因检测技术”7件发明专利,转让费1.8亿元;西南交通大学磁悬浮二代工程样车专利技术合同签约超1亿元……但如何在研发之初和研发过程中,就高度重视运用专利信息,并做好评估,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共同发力了。

而对高校“高价值专利”来说,确实有转化难问题。而更大的原因还在于,高校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团队一旦专利获批,便万事大吉,不闻不问,这就是人所共知的“重专利审批、轻成果验收”的怪象。对成果转化投入精力少,是因为一旦成果获批,就有科研奖励或职称待遇上的提升。而如果把成果转化也置于奖励和职称评定中,怪象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从2013年起,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多达82.5万件,居世界首位。但漂亮数字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专利运用的效益不高,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大量“沉睡”的知识产权资产。费劲心血搞的发明专利却躺在室内“打鼾”。如何让发明专利“走”出实验室,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专利“只开花不结果”的状况普遍存在。其中,既有其本身“含金量”偏低问题,也有专利公共服务衔接不畅的问题。这不仅是高校发明专利者的尴尬,也是把关不严、审批门槛低所导致。

众所周知,专利成果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存在着价值评估难、专利评估市场不成熟、国有资产审批复杂、不支持协议定价转让、成果转化程序繁琐、科研机构缺乏处置权,等等。此外,不少专利一般都与项目捆绑,属于“集体”专利,产权不清晰,这在转化上就更难。可见,为专利成果转化提速需靠完善机制。目前的制度,既不利于专利水平提高,也有碍专利成果转化。只有通过改革发明权益,完善机制,才能把沉睡的专利成果唤醒,充分释放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力,也才能为国为民造更多的福。

编辑点评

可见,目前的制度,既不利于专利水平的提高,也有碍专利成果的转化,专利公共服务需要提速,要提高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能力,使专利成果走向市场,只有通过改革发明权益,充分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完善机制,强化专利预警应急机制,才能还是让沉睡的专利结束“打鼾”状态。创新是一个国家最可贵的驱动力,期待决策者能完善机制,打破一些不合时宜的旧框框,解除那些制约发明专利推广应用的束缚,让科技人员创新更有激情和动力,让更多的发明专利转化为实际应用,以造福国家和人民。

惯性动捕

VR手套

惯性动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