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建立集中统一金融数据库加快构建穿透式金融监管
“我们相信中国有能力建设一个全球最优的数字化金融体系。”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出席12月13日举办的第六届“上海金融论坛”时表示。
李礼辉指出,最近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金融领域,数字化金融可以说已经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他看来,数字化金融跟传统金融相比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依托数据要素广泛应用数据,深度依赖数据,因此需要可以监督,又可以信赖的数据管理;二是依托链接,广泛利用立体角度,深度发掘客户价值,因此需要可穿透、可触达的金融监管。
如何保护数据隐私?李礼辉认为,我国网络安全法民法准则、电子商业法等等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做了原则性规定,但是一些具体法律规范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例如,对于公共数据界定、归属和管理,关于个人隐私数据的界定和它的商业利用,现在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这种规范。
2020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最近也出台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金融信心数据保护实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些法规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的具体规定,不过落实到位还需要一个过程。
“数据经济时代更需要切实保护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他强调,“我个人认为立法和执法焦点在于如何协调数字经济社会的宏观稳定及微观动力、如何区分数据资源固有的商业价值以及数据的挖掘应用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如何平衡数据所有者的基本权利与数据占有者的商业利益,保护数据隐私既需要制度创新,也需要技术创新。”
具体来看,一是强调数据所有者对于数据的基本权利,同时借鉴关于隐私默认、数据最小化、数据全等原则。二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要素运用和安全保护。例如集成应用多方计算两大学习、数据脱敏、拆分、计算等技术,构建金融业数据要素如何运用系统。
“这一类系统基于数据安全协议可以运用多个参与方的数据,落在不同区域数据联合起来转化成有价值的知识,同时保护数据隐私,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形成一个支持安全多方检索、计算、学习、推理的智能化应用框架。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保护数据隐私,提升数据资源价值同时保护数据安全。”李礼辉称。
而对于如何降低监管成本,李礼辉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目前我们国家金融监管短板主要是多少有一点滞后于金融创新、协调性弱、穿透力不足。可以考虑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建立集中统一金融数据库,采取统一标准和口径,整合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形成能够支持数字化金融监管基础设施。第二,加快构建穿透式金融监管。数字化集成监管系统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组建,共享监管信息、监管成果。并且覆盖所有金融机构,穿透不同领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从而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智能化和自动化。
“数字化集成监管系统应该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同来组建,共享监管信息,共享监管成果。也应该覆盖所有金融机构,应该穿透不同领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从而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智能化和自动化,超越流程复杂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被监管成本。”李礼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