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抗通胀的政策行动正在密集展开

一场对抗通胀的政策行动正在密集展开

一场对抗通胀的政策行动正在密集展开 更新时间:2010-12-5 8:37:14 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我们的切身感受,通货膨胀的来临似乎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为遏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一场对抗通胀的政策行动正在密集展开。

10月,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物价指数由9月的3.6%一举跃升至4.4%,创下25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二者成为物价高企的主要推手。

物价的快速上涨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11月9日和19日,央行连续两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0日,国务院发布“稳定物价16条”;随后,国家发改委在5天内接连发出九个通知,着力打击囤积居奇、增加供应,防止恶意哄抬价格。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为此,对付通胀的有效办法是将市场上过多的货币回笼到银行系统中来。采用行政手段直接管控物价的措施固然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效果,却容易造成价格信号的失真,导致某些市场供应短缺。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是要求商业银行将储户存款中的更大份额留在银行系统内,这虽有助于回笼市场上的流动性,但由于近期的两次行动使得上调后的准备金率已超过历史高位,一些银行事先对此估计不足,加上近期负实际利率导致的居民存款大搬家,陡然间让一些银行的资金周转倍感紧张,不得不以较高的代价从市场中拆借资金。

既然有上述影响,那么央行为什么不动用加息手段呢?诚然,央行曾于10月20日进行过25个基点的加息。但由于加息后的年利率低于当月乃至全年的通胀率,因此这一行动被解读为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对决策层来说,进行更大幅度加息的困难恐怕是担心热钱的涌入。在增长势头强劲、人民币升值、加息预期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已然成为国际游资十分青睐的场所。为避免因热钱流入而使政策效果受到削弱,决策层采取了多项阻击热钱的措施。比如,外汇管理局11月9日要求银行对结售汇采取“下限管理”,并联合住建部于11月10日发出对境外个人购房的“限外令”。

因热钱进入渠道复杂,因此阻击热钱的有效性如何尚待观察。有鉴于此,在近期物价形势可能进一步趋紧的背景下,未来的货币政策举措可能继续在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间权衡。

前已述及,存款准备金率在11月的两次上调,导致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抽紧。不过,12月后,这一局面有望缓解:一是10月份出台的差额存款准备金回笼的1300亿元资金将在12月份到期投放。二是年底政府集中支出导致财政存款减少会释放大量流动性。三是12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为2140亿。上述因素加上外汇占款,预计12月市场上释放的流动性可能超过1.5万亿。

市场资金面的相对宽裕,使得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一道,成为近期决策层抵御通胀的工具选项。当然,在物价快速上扬的背景下,无论是哪一种政策选择,我们都可以肯定:政策收紧正在进行中。

元宇宙

金融保险纠纷

交通法规

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