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徐向艺教授谈研究生学术研究若干问题.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徐向艺教授谈研究生学术研究若干问题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徐向艺教授谈研究生学术研究若干问题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MBAChina网讯】《中国研究生》杂志2019年第五期刊发了山东大学徐向艺教授的署名文章《社会科学研究省思》。文章主要论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社会科学要跨学科研究,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社会科学研究应基于实践和引领实践;学术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生要广泛阅读,不断提高文献处理能力,包括文献搜集、文献阅读和文献评论能力;对青年学者的几点忠告。

我接到《中国研究生》杂志编辑同志的来信,建议我把在一次研究生学术沙龙上得到演讲报告整理发表。接到约稿信,我思考了一个星期。尽管我对演讲内容略感浅薄,但如果对研究生青年朋友有一点指导意义,我将义不容辞。我37年高校教学生涯,感到最大的幸福是自己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研究生。我梳理一下,在我培养的博士生中,多半是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其中有23位博士生现在都是副教授、教授、博导;在企业里工作的博士、硕士生中,有多位担任大型企业集团高管;从政的学生中也有多位担任各级政府领导职务。我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指导研究生可能占用了我2/3以上时间和精力。在和研究生学术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在成长,我感觉自己也不断获得进步,他们不断的提出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促使我多读书、多思考。我们管理学科,和数理化可能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40年当中,许多问题,老师和学生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临的都是同样的过去没有先例的问题,等待我们共同去研究、去解决。――徐向艺教授

徐向艺教授与研究生在一起

关于研究生科学研究、学术创新问题,徐向艺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与研究生朋友们磋商、交流:

1.社会科学要跨学科研究,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科学面临的是社会事实、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多变性、复杂性,决定了从单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往往是不全面的,是有缺陷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多样。许多问题,都是学者面临的一些突出的跨领域问题,很难说在一个学科之中寻找解决方法,需要跨学科综合的研究。二是从学科的发展和分化的角度来看,现在每一学科研究的领域日益变得狭窄,越分越细,需要跨学科研究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三是从研究生的研究选题角度来看,也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很多同学在选题中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苦思冥想设计了一个题目,一看文献原来很多人在研究啊。是的,现在要想找到一个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是很难的事。也有的同学题目选了以后,进行写作,展不开,深不下。还有的同学在写作的过程当中,研究的方法单一,或者说机械地运用别人用过的方法,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这时候,我建议借鉴吸收一下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我是研究工商管理的,具体的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几十年来研究公司治理的文献浩如烟海。想一想,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深厚的金融学的基础,要有法学家的视野,还要借鉴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可能打开一条新的思路,拓展你的研究视野。

2.社会科学研究应基于实践和引领实践,所以学术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

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深刻的科技革命,全面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乃至人类行为和思想方式的变革,为管理理论与多学科理论融合创新提供了广阔视野。管理学研究应当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中国一批著名企业如华为、海尔、海信、阿里巴巴、腾讯等日益置身世界舞台。身处这样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研究生朋友们需要时时警醒自己:我们的认识是否跟上实践的步伐?我们的理论是否反应时代的变革?我们的研究是否跟踪学术发展的前沿?这是我们评价一流学术研究的标准。我认为,问题导向在社会科学领域,就是实践导向。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它必须是问题导向,而不应该是方法导向和资料导向。有一些研究生选题,往往他掌握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选择什么样的课题;或者获得了什么样的数据资料,就研究什么内容,这是很偏颇的。那么在选题上,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去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要在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要关注我们这个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现状,为了解决问题而选择你的研究课题。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应当体现鲜明的时代气质。

徐向艺教授在国家教学讲师颁奖大会上3.研究生要广泛阅读,不断提高文献处理能力,包括文献搜集、文献阅读和文献评论能力

研究生成长,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要求具有三类素养。第一是文化素养,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不分学科的,所有的文理工医学生都要成为有文化的人。二是专业素养,研究生教育必须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三是创新素养。研究生只掌握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要通过已有的实践发现新的知识,并指导新的实践,这就是创新素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缺哪一方面你都不是个优秀的研究生,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广泛阅读,不断提高文献处理能力,包括文献搜集、文献阅读和文献评论能力是提高研究生三大素养的基础前提。

(1)关于文献收集与阅读。广泛阅读是研究生提高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的基本前提。文献收集与阅读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兼顾,即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兼顾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兼顾理论研究文献和实证研究文献;兼顾专著文献和论文文献。研究生学术研究应重点阅读三类文献,一是经典著作。研究生要静下心来阅读学科的经典文献。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量阅读经典著作未必对论文写作直接有用,但能够有助于打好你的专业理论功底。二是近期现实性、热点性、争辩性研究文献。大量阅读这类文献能够提高你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和分析问题的思辨性。三是对写作论文有直接关系的文献。即在论文文献综述中需要的文献。

(2)关于文献综述。这是我们写论文,不管是大论文还是小论文都不可忽略的。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至少起到如下几个作用:一是指出在你的研究之前学者已经发现了什么;二是用一定的逻辑把这些研究串联起来(对比、归类、比较、分析),方便读者看到一个全景,而不只是你的研究。三是指出此前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哪些点还没研究到,缺少什么,为什么缺少;四是指出你的研究会弥补上述缺陷;五是让你的文章融入到更大的对话中去。

(3)关于文献评论。现在的学位论文突出问题是只“述”不“论”。该如何进行文献评论呢?文献评论指对所涉文献的理解、吸收与批判,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理论、观点、资料、方法四个方面。一是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获取资料,判别资料的价值并思考进一步开掘新资料的可能性。二是将已有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认真的评估,判断各种研究方法之优劣并思考采用新方法的可能。三是将已有的各种理论置于不同的概念架构中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新假设。四是把握有关研究的进展,探讨改进的可能性或思考未来的研究是否更有意义,是否能得出更为显著的结果,即是否获得学术上的新进展。

4. 学术贡献:理论研究永恒的追求

学术贡献是指学术研究成果对现有的理论或者指导实践所做出得启发、促进和改善,是研究价值的集中体。(1)学术贡献的基础是敢于学术发问。即研究者选择一个题目以后,要大胆的发问。学术发问要有高度的提炼,高度的聚合,要小中见大,从小处着眼,但又能让人的思考领域放大。学术发问要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识、敢于挑战定论。(2)学术贡献需要以信息量、知识量和学术含量作支撑。论文的信息量体现三个方面:经验上的可能性;信息来源的真实性;逻辑上的可靠性。这样的信息可以让读者间接地获得关于世界的真实。不真实和不符合理性逻辑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知识量就是学术信息量。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学术研究的求知本性决定了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必须提供较大的知识性信息。学术含量,是学术成果在结论上的创新程度和得出创新结论的研究过程规范性。优秀学位论文离不开足够的信息量、知识量,但更为本质的还是成果的学术性。

5. 对青年学者的几点忠告

我对研究生青年朋友的几点忠告可概括几句话:耐住寂寞,忍受痛苦;广泛交流,思想碰撞;目标坚定,持之以恒;自我挑战,责任担当。有人说人生价值观是平安、幸福和快乐。但是,我认为在研究生阶段不是这样的。读研究生你别想快乐,你想快乐就不要读研究生。谈到这儿我想到,有一年有一个学生来报考我的博士,他硕士和本科都毕业于非常普通的高校,但是他考的成绩非常好。入学以后,这个学生非常刻苦、努力,勤于阅读,善于思考,热衷于参加学术讲座,总之,在我的工作室里面,他坐冷板凳坐得最踏实。所以在第一学年他就写了五篇论文,可是投来投去都被杂志社退稿,他很郁闷。我鼓励他不要气馁,你已经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而且研究结果非常好,会有收获的。在二年级的时候,就爆发式的发表了七篇论文,其中还有两篇在非常权威的刊物发表。他有所得,也有所失,他爱打篮球,人家打球他不去;女朋友嫌他生活没有情趣,也分手了。可以说他的博士求学阶段不快乐,甚至很痛苦。但是当他博士三年级时,获得了包括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在内的各类奖学金。博士提前毕业后应聘到一家高校任教。他工作三年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还出版了个人专著,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申请获准国家青年自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他很快有了漂亮的女朋友,买房买车,娶妻生子,“既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我认为他博士生过程不快乐,但结果很幸福。

徐向艺教授在授课

再一点,我希望研究生朋友们要善于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不要太内向。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读书班和讨论会,只要有机会就积极发言,因为在学生阶段你讲什么都没有关系,错了没人责怪。要经常地与导师交流,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多参加本学科学术会议。研究生在确定研究领域、研究课题要慎重,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你的研究目标与选题,不要轻易的去改变你的研究题目和研究领域。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你就接受导师的建议好了。

最后我想说一下三类学者的不同任务。学者有三种类型(我说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不包括在内):第一类,叫做诠释学者,任务就是把有关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减少政策贯彻的阻力,这类学者不可能也不需要有创新,但能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第二类是奏折学者,就是写政策建议和咨询报告,这类学者研究的目的是让权力部门接收其建议,研究成果有一定限度的创新,但只是方法、步骤、手段的创新。第三类学者叫做独立学者,是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提供的成果必须有理论创新。我们的研究生属于“学院派”研究者,应该做独立学者,具有学术担当的勇气。

徐向艺教授,山东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级教学讲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入库专家,山东省改革开放40年社会科学名家,2019年(第十三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

液压万能试验机

摩擦磨损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