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更新时间:2011-4-9 10:44:53 1992年,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不到十年时间,小渔村上崛起了一个个现代化大都市。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1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海洋强国:山东被委以重任
“向海而兴,开海而盛”,开发海洋资源自古就是人类汲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由于自古植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经济,对于海洋资源的利用少而又晚。直到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国才掀起了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热潮,而在这时国际上对于海洋资源、深海地域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日本斥巨资投入海洋科技,明文提出要在海洋科学里“起领导作用”;韩国提出了“21世纪海洋韩国”发展目标;美国于2001年成立海洋政策委员会,2004年又提出“21世纪海洋蓝图”的报告……与发达国家开发海洋经济的强度相比,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2004年,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目标,将海洋经济视为中国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8月,中国海洋局局长孙继辉表示,争取2020年进入中等海洋强国行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一流海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强国。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则标志着现阶段海洋强国战略又进入新的阶段。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十二五”时期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从大陆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科教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家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山东发展寄予厚望。《规划》提出,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维护国家战略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蓝色半岛:将打造成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山东半岛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为进一步增强腹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规划》将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国务院在《规划》的批复中明确了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就如同1992年将珠三角画了一个圈一样,将山东半岛圈到了对全国引领示范的发展高度,这意味着国家将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政策实施等各方面对山东半岛给予积极支持。再加上山东半岛自身优厚的条件,借鉴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开发利用海洋的成功经验,山东半岛无疑迎来了一个腾飞的全新发展机遇,若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会,也许不出几年,另一个“金三角”也会拔地而起,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规划》对山东半岛的战略定位主要有四个,将山东半岛建设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在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其中,建设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有着十分深远的内涵,它强调了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构筑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期为2011――2020年,重点是“十二五”时期,也就是在五年间,山东省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强调,到2015年,要基本达到战略目标,并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比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整整提前了五年。山东半岛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