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若冰
编|小戎
2021年1月19日晚间,智通财经网发布消息称,据知情人士透露,黑石集团,美团,ESR和京东物流等买家正在竞购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权,交易可能会对这家中国第三大现代仓储公司进行总额20亿美元的收购。1月20日中国物流资产开盘上涨4.84%至4.98港元/股,至下午4点以4.83港元/股收盘,较前日上涨1.68%。
图源/中国物流资产官网
涉及股权由51.5%上涨至全部,两大股东战略讨论可能已经升级
2020年12月29日,中国物流资产曾发布公告称,公司获悉两大股东宇培国际和RRJ Capital正在就所持公司权益进行初步的战略性讨论,该等权益涉及最多合计约51.5%的股权及RRJ持有的若干可转换债券。但是两位股东的战略性讨论尚在初步阶段,尚未就是否以及如何进行潜在交易做出决定,也未与任何潜在投资者或相关方开展实质性磋商。
19日晚间的这一消息放出意味着两大股东的战略性讨论可能有了进展。据东方财富网显示,中国物流资产市值约为15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31亿元)。若果真如知情人士透露的交易可能会对公司进行总额约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9亿元)的收购,那么这次交易将不再是此前公告中提及的最多涉及51.5%的股权,很有可能变成一次完全收购。
据悉,中国物流资产是宇培国际、RRJ Capital、京东共同在中国投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本土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商及运营商之一。业务涵盖物流基础设施设计、开发、租赁、经营和管理等领域,并主要服务于生产、零售、电子商务及物流领域的客户。2016年7月,中国物流资产在港股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陆港交所的中国本土物流地产企业。
中国物流资产的仓储地产全国战略布局 图源/宇培控股官网
中国物流资产官网显示,最初公司开展通过其股东公司上海宇培开展业务,2003年公司成为首批入驻上海西北物流园的公司。2003年至2007年,中国物流资产获得来自伊藤忠物流、顶通物流、西门子等大客户的订单。2008年至2014年间,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公司受到多个投资人青睐,获得融资。2015年完成全国物流网络铺设,16年港股上市,18年京东成为其战略投资者获得9.9%新股配售。
2020年中期财报提到,由于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行业的租户上升,2020年上半年营收环比增长10%到达3.51亿元,毛利由2.75亿上涨至2.99亿元,同比增长8.72%。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物流资产业务覆盖了中国45座城市,运营64各物流园区,物流资产组合超过620万平米。
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供应链的命脉
在此次消息中透露的黑石集团,美团,ESR和京东物流,除了黑石集团作为投资机构参与竞购,其他三家与物流仓储均有不少业务交叉。
ESR(易商)是专注于亚太区的领先综合物流地产平台。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65亿美元,总建筑面积为1870万平米。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物流地产行业前五为普洛斯、万纬、宇培、嘉民、易商,市占率分别为30.7%、7.3%、5.6%、5.3%和5.2%。ESR与中国物流资产股东宇培同为物流地产行业头部企业,二者市占率分别为5.6%、5.2%,相差不大为直接竟对。ESR的入局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在物流地产领域的布局。
美团的业务板块中直接与物流仓储挂钩的为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2020美团加码入局社区团购成立美团优选,下沉二三线城市,以成都、长沙等地的竞争打响社区团购战的第一枪。这对于仓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果要想争得更多用户青睐,进军更多城市,遍布全国的物流仓储基础必不可少。不同于及时配送的美团买菜需要在城市聚居区的中心点建立网格仓,主打次日达的社区团购的仓库大多建在城郊,以达到仓储成本控制进而以商品的性价比获得客户青睐,因此美团布局物流对其社区团购业务来说是一个必须打稳的基石。
以物流和电商起家的京东自不用说,自2007年扎根物流,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800个仓库,包含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运营管理的仓储总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可以看到京东在物流领域的一路深耕,尤其2020年的京东新春员工信中,刘强东提及,京东将由“零售和零售基础设施”转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如此一来京东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要求更是进一步上涨。
中国物流资产主要股东 图源/天眼查
这不是第一次透露出第三方对于仓储企业的收购。2020年2月,东百集团旗下子公司以6600万元竞得肇庆高新区鹏程仓储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和相关债权。2020年8月,京东发布公告称京东物流拟30亿元收购跨越速运控股权。2020年12月品玩转路透社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京东和顺丰正在参与竞购韩国企业 CJ Group 的中国物流业务。
据物流行业自媒体仓小二2020年7月报道,我国高标准仓储设施缺口较大,中国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占比仅为7%,远落后于澳大利亚的75%。预计2020年中国高标仓供需缺口在1亿平方米左右。作为高标库三大需求之一的电商纷纷自建仓储设施,自给自足,分流租赁需求。2009年至今,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取得的物流用地可供建造的仓储面积超4000万平方米。
随着竞争越发激烈,优化供应链管理成为了物流仓储企业的客户们的必争之地,与其和第三方合作不如自己来做的行业风向也早有显示。更早时候,从苏宁收购天天快递,阿里入股三通一达,大力推广菜鸟裹裹业务的进程中,就可以嗅到这一风向。
也许在未来,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供应链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