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讯】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通过对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七大区域、23个城市的上万家庭进行调研分析,近日发表了一份长达76页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不仅揭示了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的现状、特征及问题,而且对公众对银行产品服务的态度与需求也做了全面统计。
中国城市家庭户均资产、净资产和可投资资产规模。(图片来源:《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
北京《新京报》报道,《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家庭户均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97.0万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17年的150.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6%。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的户均资产规模为161.7万元,户均净资产规模为154.2万元,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为55.7万元。中国家庭财富逐年增加,财富总值已位列世界第二。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这方面中国还和美国有比较大的差距,2017年中国城市家庭平均总资产规模为150.3万元,而美国则为530万元;中国城市家庭平均净资产规模为142.9万元,美国为467.2万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市家庭总资产规模在前20%的家庭,其家庭平均资产规模和美国相近,为454.5万元。家庭平均净资产规模则更为接近,为435.6万元。
虽然目前中国的户均资产规模低于美国,但是增速高于美国,2010到2016年,美国家庭资产复合增长率仅为3.1%,远低于中国城市家庭的7.6%。
《报告》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现象”,这也是导致家庭财富管理得分偏低的重要原因。
一是,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过高,挤占了金融资产配置。数据显示,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77.7%,远高于美国的34.6%;而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仅为11.8%,在美国这一比例为42.6%。较高的房产比例吸收了家庭过多的流动性,挤压了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
二是,在投资理财产品时,过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损失,刚性兑付要求较强。数据显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损失,同时又期望较高的理财收益。
三是,家庭可接受的银行理财产品回报周期普遍较短,缺少长期的理财规划。对于可接受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周期,选择3个月内、3到6个月、6到12个月的家庭占比分别为35.8%、37.2%和33.7%,可见大多数家庭接受的是1年及以下的回报周期。
四是,家庭的投资品缺乏多样性。数据显示,67.7%的中国家庭仅拥有一种投资品,22.7%的中国家庭拥有两种投资品,拥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投资品的家庭仅仅占到10.6%。对比中国和美国家庭投资品种的多样性,拥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投资品的美国家庭占比高达61%。
五是,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偏低,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员拥有商业保险,且家庭更愿意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视对家庭顶梁柱的保障,10到18岁家庭成员参保率最高,为21.3%,其次是10岁以下家庭成员,参保率为19.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