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十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听取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理事俞伟跃作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报告。
与会人员就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建议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注重用先进人物和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报国志;因势利导将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化作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贯穿基础教育过程;把握5G时代特点,发挥互联网直达青少年、适应青少年的优势,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将艺术素养教育、体育精神培育融入日常学习,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实现协同育人。
王家瑞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广大青少年也经历和目睹了这场伟大壮举,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疫情发生以来,基金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化疫情危机为育人契机,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广大理事围绕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工作,自觉承担起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任务,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责任担当。
王家瑞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基金会责无旁贷的使命任务,要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定位、创新载体、讲好故事,把爱国主义融入基金会开展的各项青少年活动之中,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线贯穿其中。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设计和开展活动,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少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要坚持教育引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注重实践养成,谋划设计好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港澳台青少年交流等各项工作。
王家瑞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全会部署要求,自觉把基金会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当前,要认真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整改落实和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要创新开展“缔造未来”的工作,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增强“开门办会”能力,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增强机构活力。要切实维护宋庆龄崇高声誉,持续打造活动品牌,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能力,提高机构公信力。要进一步优化理事队伍结构,吸纳整合更多理事资源。要不断拓宽基金募集渠道,增强基金会综合实力。要设计“后脱贫时代”帮扶工作,持续用力帮助巩固脱贫成果,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会议审议了有关人事事项。基金会副主席胡正跃、杭元祥、庞丽娟、井顿泉,副秘书长唐九红及其他常务理事、特邀理事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