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面临着到今年年底将有超过3.7万亿元人民币(5710亿美元)在岸债券到期的局面,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债券投资者情绪恶化的时机可谓再糟糕不过了。
今年到期的债券集中在几个最缺乏资金的行业,因而中国需要乐观的债券市场来帮助企业进行再融资。相反,4月份债券收益率却创下了超过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债券发行量大跌43%,取消的债券发售计划规模总计达到1430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已经有至少七家公司违约,达到了2015年的违约总数,而投资者情绪的恶化也加剧了发生更多违约事件的风险。虽然国有银行可能会介入帮助较弱的企业,但过去三个月三家国有企业违约,显示了在经济放缓之际,决策者们对于违约的容忍度有所增加。
信达澳银基金的债券基金经理邱新红表示,在岸债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再融资风险。在如此大量债券到期的背景下,如果发行人不能通过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那就将会有更多公司违约。
中国“旧经济”行业面临的偿债压力最大,这些行业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最大的输家。金属和矿产行业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盈利只够支付利息费用的一半,到今年年底,它们将面临本金389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到期。发电行业则将有3320亿元债券到期,而煤炭企业的到期债券金额也升至2920亿元。
关注最后期限
国有煤炭生产商国投新集能源有限公司在3月11日取消了一项债券发售计划,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该公司在5月15日将有10亿元的债券到期。中金公司认为,该公司是第二季度风险最大的在岸债券发行人之一。国投新集董事会秘书戴斐周二表示,公司将安排银行贷款,并通过其他措施来避免违约。
中金还提到了春和集团的偿付风险,该公司到5月15日会有4亿元债券到期,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表示,该船舶公司是否能够按时还款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在3月的时候还将其债券评级从AA-下调至BBB级。彭博向春和集团总线致电两次,均无人应答。
PIMCO亚洲信用研究部门驻香港负责人Raja Mukherji表示:“如果高风险行业有大量企业失去了融资渠道,那么就会出现违约或重组。”该机构在全球管理着约1.5万亿美元的资产。
虽然上月中国企业借款成本飙升,但从历史上来看依然相对较低。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指数,拥有顶级评级的7年期企业债的收益率为3.88%,5年均值约为5%。
银行也能提供一个替代的融资渠道。中投新集正在转向银行帮其偿还本月到期的债券,而去年12月份,春和总部所在地宁波市政府也告知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向其提供支持。
然而,在试图降低旧经济产业产能过剩之际,决策者们似乎也并不愿意展开大规模的援助。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夏乐表示,政府可能会把资源重点放在“太大而不能倒”的机构,减少对其他企业的支持。
他指出,如果公司无法在债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同时银行又选择放贷给安全的企业,那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预计将会有更多较小的公司倒闭。
信息来源:彭博环球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