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百亿接盘日本高田!王剑峰如何玩转蛇吞象?-上海华德奔源汽车镜有限公司

高田社长高田茂久26日在发布会上鞠躬致歉

市场份额行业内全球排名第二的日本高田气囊26日宣布破产。公司负债金额超过1.7万亿日元(约合1041亿元人民币),成为日本战后最大的制造业破产案件。

27日早晨,中国企业均胜电子发布公告,将以预计不超过15.88亿美元(约合100亿人民币)的价格购买日本高田的安全气囊、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等主要业务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不再负担高田公司余下的债务。

那么,均胜电子是家什么样的企业呢?

艺术生也能做老板

王剑峰

2014年9月宝马推出的i系列电动车,在新能源轿车领域掀起波澜。但是对宝马i系列热捧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这款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管理系统,居然全部来自一家成立仅有10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均胜电子。实际上,均胜电子除了是宝马核心供应商之外,他的客户还有保时捷、奔驰、奥迪……几乎网罗所有欧美高端汽车生产商。

均胜电子究竟是什么来头,可以与这么多“高、大、上”的朋友为伍,一切或许应该从其董事长王剑峰这个宁波人说起。

王剑峰,1970年出生,汉族,杭州美院本科学历,现任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接过了传承家业的接力棒,从此开启了他的商业征途。没用多久,他的经商天赋开始显现,从紧固件起家,然后慢慢扩充产品线,至1999年,他经营的小厂销售收入已达几百万。

1999年,作为世界500强之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天合公司,来到中国已有5年。它以合资的方式切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方法颇具成效,当时正积极地为在中国推广其更多的产品,寻觅合适的中国企业进行合资。

经人介绍,双方接触后一拍即合。王剑峰向天合出售绝大部分股份,与天合合资成立宁波天合紧固件公司,自己出任中国区的总经理,这一干就是5年。

5年期间,王剑峰的商业才能再次彰显,到2004年离开天合的时候,企业销售收入从几百万飙升至1.2亿。

2004年,王剑峰卖掉了剩余的股份,离开天合。曾经跟随他一起进入合资公司的人们,包括时任宁波天合的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等,愿意放弃在天合拥有的一切,继续追随王剑峰,重新创业。

425

万元起家

早在2001年,王剑峰就与谢雪娣及胡放子三名自然人以货币方式出资1000万元,王剑峰出资425万元,占股42.5%,设立爱力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力巨公司”)。

2004年4月8日,爱力巨公司召开股东会,变更公司名称为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均胜在成立之初,就专注于做汽车零部件,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同步进行,可以对客户需求实时作出反应。从研发开始的发展战略使得均胜起步阶段销售规模上升较慢,成立2年后才有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研发为基础的起步站稳后,均胜开始考虑规模化发展。2006年,均胜在长春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对一汽就地供货,之后陆续为大众、通用、福特供货,产品涉及发动机进气管、洗涤器、空调出风口等。

资料显示,均胜集团的股东方分别为王剑峰、杜元春、范金洪,各自持股52.5%、42.5%、5%,但公司股权几经转手。2002年,谢雪娣将股份转让给徐立宏和王剑峰。2003年,宁波春龙对公司进行5200万元的增资,但不久后就将其中35.64%的股份转让给王剑峰。

2007年,胡放子将其持有的均胜集团10%的股权转让给王剑峰,随后股东之一徐州飞达也将其持有集团16.03%的股权分别转让给王剑峰。同时,重组时均胜集团向上市公司注入汽车零部件类资产,具体包括均胜股份75%股权、长春均胜100%股权、华德塑料82.3%股权、华德奔源100%股权。

到2008年,先后通过四次增资、五次股权转让,均胜集团注册资本增加至1.2亿元。

均胜电子的收购之路

均胜与德方签订并购合同

均胜电子2009年起开始走上企业并购之路,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年6月,自其要收购高田的消息传出以来,股价也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

2011年4月,均胜耗尽所有积蓄,以1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德国普瑞,从此一只脚跨出国门。而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均胜几乎每一年都会收购一家汽车技术企业不断充实壮大自身。2016年2月,均胜更是则斥资60亿元将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纳入麾下。同年,均胜乘胜追击,斥13亿元成功收购德国TS道恩的部分汽车智能系统。

并购之路,让均胜可以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如今,不用勒紧裤腰带,均胜也可以大大方方拿出100亿去收购高田。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自动测量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