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C中文网在今天(1月15日)报道中提及,以色列经济学家Eugen Roden认为,美国是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而包括
中国在内的债权国通过他们的外汇储备,就是在不停地向其“输血”。
他甚至建议,中国不应该购买美国的国债,而应该购买美国大公司的股票、房产,或进行策略性投资(比如,对一个公司进行控股)。但事实上,这很难实现,比如美国刚刚就阻止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进入其市场。
上周有媒体报道暗示中国可能考虑减少对美国国债的购买量,尽管这一不实消息给美国国债市场带来震动并处于山雨欲来的气氛中,然而《华尔街日报》认为,尽管听上去很可怕,但这只是毛毛雨,而非倾盆大雨,因为,中国外储根本离不开美国国债。
从大局看,中国积累外汇储备买入美国国债的鼎盛时期早已是陈年往事。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从2002年初的780亿美元,最高在2013年达到1.3万美元。
图片来源CNN Money
自201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2万亿美元上下,原因是中国拥有巨额的贸易顺差并吸引了大量投资。通常情况下,上述情形会推高一国货币币值,但为了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中国央行买入了大量美元和欧元。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从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模式转向基于消费的增长模式,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10%下降到仅1%。
除非外资流入突然暴涨,或者对人民币实施大幅贬值,但后者违背中国建设消费驱动型经济的愿望。
中国近10年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走势/ 数据来源彭博终端
否则中国近期不可能再大量增持美债,《彭博社》Markets Live谢烨也认为,中国可能已经在这么做了,只不过,没有人在乎。《华尔街日报》称,当然,如果中国将其3.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更多资金用于投资除美国国债以外的其他资产,那么将可获得更高的回报。
当然,如果中国奉行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政策,从美元资产转为其他资产,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虽然这最终可能发生,但过程将是渐进的。毕竟,美债作为中国持有的主要外国资产,抛售美国国债并不符合其自身利益。
但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保单,这跟大多数国家是一样的。一旦人民币遭到挤兑,中国就将需要迅速卖出美元,而要想在紧要关头轻松抛售数以千亿计的美元,中国恐怕也只有不得不买入美国国债了,这也是中国外储为何离不开美国国债的根源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