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日开始,营改增试点将全面实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强调“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将进入减负时代。
实际上,《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1608家上市公司2015年所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1363亿元,2014年这一数据为20532亿元,同比增加了831亿元。同时,根据这1608家上市公司2015年的营业总收入约为204377亿元,可以算出这些公司去年的平均税负率(支付的各项税费除以同期营业收入)为10.5%。
需要一提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去年所缴纳的税费位居上市央企前两名,共缴纳6611亿元,平均每天交税18亿元。其中,中石油去年的税费比2014年减少743亿元,中石化去年的税费则比2014年增加351亿元。中石油的税负率为19%;中石化的税负率为16%。
中石油税费减少的原因是去年未有石油特别收益金,而2014年这一数据为643.76亿元,而中石化税费增加的原因是成品油消费税税率提高。
电企、航空公司税负上升
数据还显示,除了两桶油,中国神华、万科A、中国铁建等公司所支付的税费也位居前列。
从行业来看,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国投电力等电企所支付的税费均较高,也比2014年有所增加。
同时,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去年所支付的税费也比2014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具体来看,中国国航这两年的税费分别为48亿元和32亿元;南方航空这两年的税费分别为35亿元和20亿元。
业内认为,去年以来,电企受益于煤价大幅下跌,航空公司则受益于油价下跌,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是这两个行业税费同比增加的主要因素。
需要一提的是,美的集团、长城汽车、中兴通讯、海螺水泥、华域汽车等公司所支付税费也位于前列。
有会计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民企税费占营业收入比重偏高,负担仍比较沉重。
根据专家测算,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后,2016年减税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税负将有所降低。
两桶油平均每天交税18亿元
由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处的垄断地位,其每年的盈利水平和税费多少都存在很大的争议。
根据中石油的年报,2015年集团除所得税外的其它税赋为2058.84亿元,比2014年的2379.97亿元下降13.5%。
其中,受原油价格下降以及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影响,集团2015年未发生石油特别收益金,而2014年集团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643.76亿元,资源税从2014年的263.05亿元减少到2015年的18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7.21亿元;受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影响,集团消费税从2014年的1042.62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149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0.61亿元。
尽管中石油去年所支付的税费同比有所减少,但仍旧是缴纳税费最多的央企。
此外,中石化的年报显示,2015年所得税以外的税金为236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虽然原油价格下降导致石油特别收益金和资源税同比减少246亿元,但成品油消费税税率提高导致消费税同 比增加62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同比增加7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1月1日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由55美元/桶调高至65美元/桶,仍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税率范围为20%-40%。
由于去年原油价格不断下跌,这导致两桶油去年所缴纳的石油特别收益金都有所减少,也是中石油税费减少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经《证券日报》记者计算,两桶油去年共缴纳税费6611亿元,平均每天交税18亿元。
从税收负担率来看,中石油去年的营业收入为17254亿元,税收负担率为19%;中石化去年的营业收入为20189亿元,税收负担率为16%。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两桶油税费较高,一是因为是资源型企业;二是因为收入规模基数较大。石油、烟草和盐业企业都是纳税大户。李春莲
【相关阅读】中央地方联动降税费 企业年内减负万亿元可期
2016年企业减负工作不断深入,中央和地方纷纷推出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随着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全国企业年内减负有望达到万亿元的数量级别。
中央层面看,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了多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包括再取消纳税人申报方式核准、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部门预审等150多项审批事项;1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清理规范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持续为企业减负。会议还明确,今后一般不再新设政府性基金项目,保留的全部进入目录清单,公开预决算,接受社会监督。
从今年2月1日起,一是依法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和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整合归并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等7项征收对象相同、计征方式和资金用途相似的政府性基金,取消地方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二是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免征范围由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不超过10万元。免征政策长期有效。这两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负约260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的三项降低企业成本举措中目前仅有一项尚未出台政策具体落地的时间和步骤,即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地方层面看,《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已经向企业派出了实实在在的减负“红包”。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2018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约5%—8%。
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其中30条降成本的举措,涉及企业税费负担、用工、用能、融资、用地、物流、外贸、制度性交易等8个方面。据初步测算,这些政策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000亿元。
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包括合理降低企业用工、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用能、用地成本,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6个方面,预计可给企业降低成本约600亿元。
陕西省从4月1日起开始实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其中国土部门主要采取5项措施,涉及土地和矿产资源两个方面,仅缓缴资源价款一项措施,今年将为企业减负165.21亿元。
西宁市正式下发了《西宁市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6个方面制定出17条措施,其中包括降电价;取消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工伤劳动鉴定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免征农机监理费、土地登记费等行政性收费项目;清理规范物流园区、口岸、公路运输等环节和领域及进出口环节服务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等。
天津市出台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一批20项政策措施,涉及降低税费负担、人工成本、融资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创业成本等7个方面。
厦门市宣布从3月份起执行《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包括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用电成本等6大方面,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约11.5亿元。
苏州高新区正式印发《苏州高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明确在执行现有各种减负政策的基础上,到今年底,为全区企业减负近20亿元。沈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