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冷眼看财报#
地产生存战下,部分出险房企通过主动修复拿到了房地产下半场的入场券,开始思考“活下去”之后如何“活更好”,龙光集团(03380.HK)就是其中之一。(打开房向标,查看更多房企新闻)
率先拿到“复活牌”,但仍“压力山大”
近日,龙光集团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录得合约销售额为441.1亿元,不到上期销售的三成;录得营收416.2亿元,同比下滑46.86%;归母净利润亏损85.24亿元,上期净利为99.75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约为2.52亿元,公司净亏损约88.7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龙光解释,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工程进度延误,年内结转体量下跌,确认收入减少;销售同比下滑;以及就存货计提减值拨备。
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大西南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以及新加坡和其他区域占比分别约为36.4%、15.9%、30.5%、3.1%及14.1%。
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龙光主要的市场,此前几年销售额占总销售比例在5-6成。但在2022年的销售中,粤港澳大湾区业务下滑最大,同比减少接近八成。
自2022年8月遭遇资金困难以来,龙光并未“躺平”,在8月底刊发了2021年财报并顺利复牌。这也让龙光成为延迟刊发2021年年报房企中较早发出者,目前仍有十余家内房股2021年年报久拖不决。
市场人士指,刊发2021年经审核全年业绩,使得龙光在达成复牌指引上取得关键性进展,有助于公司尽快恢复股份买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而成功复牌有助于增强股份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更好维护股东和投资者利益,提升资本市场影响力。
或因企业的主动修复表现,今年3月,龙光集团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沪港通及深港通标的名单。
当务之急:确保生产经营良性循环
率先复牌的龙光比起其他还在退市边缘挣扎的房企来说,可以说暂时拿到了“复活牌”,但要“活下去”并且“活更好”,还面临许多挑战。
债务展期正在关键时期。截至目前,龙光境内公开债已经完成了21笔整体展期,成为业内第二家实现境内债整体展期的房企。
境外债务方面,据了解,龙光集团首席债务管理官保国武在3月召开的债权人电话会议上称,龙光计划近期为各类离岸债务推出改进后的重组草案,并预计在4月底或5月初确定境外债重组方案的最终条款。
同期,龙光也在努力卖资产还债。去年1月,龙光物业向深圳合裕实业转让旗下2家物业公司股权;同年2月,龙光再将旗下柳州公司70%的股权转让于中融信托;3月,龙光又将汕头市东海岸新城在建项目出售予中海宏洋,代价为10.24亿元。
去年5月,龙光退出与越秀地产合作开发的南京“天萃”项目;去年9月,龙光主席纪海鹏旗下龙光基业还将广西龙光贵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股权40%股权交易予新世界发展;10月份,龙光再退出与中铁建地产联手打造广州西派云峰项目。
不断“卖卖卖”为龙光“回血”不少,但销售的疲软和资金困难带来的连锁反应,仍然让公司短期的资金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
期末,龙光负债总额为226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合计1810亿元,占比79.94%,接近八成,较2021年的71.12%提升了近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较2021年同期提高5.06个百分点,至81.36%。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02元,流动资产总值为2152.52亿元。
年报中,龙光表示,集团将持续与全体债权人积极沟通,采取多项措施,以加快境外债务展期工作,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公告境外整体债务展期方案,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境外整体债务管理方案的通过及实施后,将能缓解集团境内外偿债压力,生产经营进行良性循环,修复资本结构,实现资产潜在价值和增强集团运营现金流,保障集团境内外债权人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对于未来的展望,龙光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纪海鹏表示,展望未来,预计中国房地产行业将逐步恢复稳定发展,集团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正常运营,以“保经营稳定,保质量交付”为重心,严格管控行政成本,加快销售回笼及其他应收款,开发中物业及已竣工物业的销售。全面保障客户、投资者、合作伙伴的利益,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
【记者】周中雨
【策划】冯善书
【统筹】周中雨
【海报设计】郑炜良
【视觉统筹】张哲 刘子葵
【作者】 周中雨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