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利用最新录得数据做的研究报告之216期:
2022年第四季度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排行榜:TOP7+1保单未来盈余规模超过2万亿元,平安、国寿和太保分列一、二、三名!
先说结论
:
1
、保单未来盈余指的是保险公司现行有效寿险保单剩余期限所对应的当期确认的实际资本。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号: 实际资本》给出了保单未来盈余的近似公式
保单未来盈余=财务报表下寿险合同负债账面价值-偿付能力报告下寿险合同负债认可价值-现金价值保证-所得税准备
简化起见,本文没有考虑现金价值保证,并假设所得税准备为10%。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只是近似公式,由于资本分级限制,一些大公司按照近似公式计算的保单未来盈余,要高于当期实际被确认为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
如无特别指出,后文出现的保单未来盈余,均系近似公式的计算结果,而非偿付能力报告中,实际确认为资本的结果。
二者的差异,可参见13精以前的一篇文章,可见 2022年第二季度寿险公司实际资本解读:与内含价值已经非常接近!
2
、2022年第四季度73家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2.4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2.2%,占实际资本规模的比重为66%;
计入核心一级资本保单未来盈余8180亿元,同比下降了1.7%。
2022年度TOP7+1规模为2.17万亿元,占实际资本的比重为71.6%;而剩余65家中小型公司为2860亿元,占实际资本的比重为40.1%。
2022年第四季度TOP7+1公司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6987亿元,占保单未来盈余总规模的32%;
而中小型公司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1193亿元,占保单未来盈余总规模的42%。
显然,TOP7+1公司保单未来盈余的规模占比较高,受各资本分级限额的影响更大。
估计会有一些近似公式计算出来的保单未来盈余,不会被确认为实际资本。
3
、2022年第四季度73家寿险公司中,保单未来盈余规模最大的是平安寿险,规模高达7126亿元;
中国人寿约5387亿元,排在第2;太保寿险约2666亿元,排在第3。
保单未来盈余小于零的公司大约有6家,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的保单存在首日亏损。
“13精”给出了2022年第四季度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规模排行榜,详见正文。
正文:
此前,“13精”曾发文,从净资产、内含价值、剩余边际、实际资本等四个角度看寿险公司的权益价值。
其他行业很少像寿险行业这样,除了净资产以外,还有这么多其他含义的“净资产”!
关于内含价值、剩余边际和实际资本的具体定义,大家可以从“13精”以前的发文中找到。
他们与“净资产”的主要差异,都在于对保单未来盈余的考虑。
本文则聚焦在偿二代二期下的保单未来盈余分析。
1
什么是保单未来盈余?
与偿二代一期相比,偿二代二期在实际资本测算中又有一些更为细化、贴切市场因素的调整,主要体现在风险边际估计、保单未来盈余的资本分级、所得税准备等三个方面。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编报规则第1号:实际资本》第三十五条专门给出了定义和估算公式。
保单未来盈余指的是保险公司现行有效寿险保单剩余期限所对应的当期确认的实际资本。
保单未来盈余的近似计算公式:
从上述公式来看,保单未来盈余主要是财报负债准备金和偿报负债准备金认可价值的差异,又进一步扣减了现金价值保证、所得税准备两项。
事实上,保单未来盈余主要源于财务准备金和偿二代准备金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
1. 选择权及保证利益的时间价值;
2. 剩余边际;
3. 风险边际的估计方法差异。
财务准备金用的是情景法,偿二代一期用的也是情景法,但是偿二代二期则改成了分位点法。
偿二代准备金=现金流现值(PV)+选择权及保证利益的时间价值(TVOG)+风险边际
会计准备金=现金流现值(PV)+风险边际+剩余边际
在后续估算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时,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我们主要考虑寿险合同负债账面价值与偿报下认可价值的差额,所得税准备使用前者的10%近似估算,现金价值保证暂时没有考虑。
近似估算公式如下:
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财务报表下寿险合同负债账面价值-偿付能力报告下寿险合同负债认可价值)╳90%
为什么要引入保单未来盈余呢?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编报规则第1号:实际资本》第三十六条将保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按照保单剩余期限,进行了资本工具分级。
并在第四十一条中对各级资本中保单未来盈余的比例,规定了一些限额标准,对超出限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性负债认可,这使得用近似公式计算出来的保单未来盈余和实际中确认为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存在一些差异。
我们曾经以平安人寿为例,估计过这种差异,详细见2022年第二季度寿险公司实际资本解读:与内含价值已经非常接近!
2
2022年第四季度寿险行业保单未来盈余
基于上述分析,“13精”给出的估算保单未来盈余简化估计公式,为便于阅读再次列出:
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财务报表下寿险合同负债账面价值-偿付能力报告下寿险合同负债认可价值)╳90%
当然,如果出现财务报表下寿险合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偿付能力报告下寿险合同负债认可价值的情况,也就是保单未来盈余小于零的情况,我们没有计算所得税准备。
幸运的是,所有寿险公司公布了财务报表下寿险合同负债账面价值,也公布了偿付能力报告下寿险合同负债的认可价值。
这为我们估算寿险公司的保单未来盈余提供了可能。
2022年第四季度73家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2.4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2.2%,占实际资本规模的比重为66%;
计入核心一级资本保单未来盈余8180亿元,同比下降了1.7%。
2022年第四季度TOP7+1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2.17万亿元,占实际资本的比重为71.6%;
而剩余65家中小型公司为2860亿元,占实际资本的比重为40.1%。
值得关注的是,偿报中公布了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数据。
由此,我们进一步计算了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规模及占保单未来盈余总体规模的比重。
2022年第四季度TOP7+1公司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6987亿元,占保单未来盈余总规模的32%;
而中小型公司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1193亿元,占保单未来盈余总规模的42%。
需要说明的是,TOP7+1公司指的是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和友邦人寿。
实际上,根据资本分级要求,保单未来盈余并不一定能够全部计入到实际资本当中。
以13精以前分析的平安寿险为例,可见2022年第二季度寿险公司实际资本解读:与内含价值已经非常接近!
显然,TOP7+1公司保单未来盈余的规模占比较高,受各资本分级限额的影响更大。
会有一些根据近似公式计算出来的保单未来盈余,不被确认为实际资本。
3
2022年第四季度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排行榜
2022年第四季度73家寿险公司中,保单未来盈余规模最大的是平安寿险,规模高达7126亿元;
中国人寿约5387亿元,排在第2;太保寿险约2666亿元,排在第3;
未来保单盈余规模的中位数为17亿元、最小值为-24亿元。
此外,保单未来盈余小于零的公司大约有6家。
需要指出的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编报规则第1号:实际资本》第三十七条规定,如果保单未来盈余小于零,应当直接调减核心一级资本。
所以很多保单未来盈余小于零的公司的通常做法是,将保单未来盈余放在实际资本明细的1.2.6(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科目当中。
2022年第四季度渤海人寿保单未来盈余规模为-16.4亿元,但该指标并未计入到核心一级资本保单未来盈余的科目中。
以下是“13精”估算的2022年第四季度寿险公司保单未来盈余规模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