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个宏观指标很是特别,那就是超额储蓄:居民存款增速触及近十年新高,形成了超额储蓄,对2023年居民资产配置和大类资产表现有重大意义。经济是否处于复苏通道决定资产定价方向,而不是实体复苏强度,而居民超额储蓄会影响股市定价。回顾上一轮超额储蓄周期,有两条定价主线:居民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排序和超额储蓄的积累和释放对应地产周期下行或上行。在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风险性资产总体偏强,因此应该看好2023年超额储蓄释放对股票市场的利好作用。
关于居民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应该分析超额储蓄在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间的转化来判断后续储蓄向消费转化的时间。
最近看到一种观点是:”活期存款向消费的转化可能会慢于预期,但服务消费支出的反弹力度较强。地产修复弹性可能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结构性政策刺激。由于地产是居民的主要资产,如果难以企稳回升,居民储蓄率偏高的状况将在中长期持续。同时,存款与理财之间的转换空间较大,值得一提的是财富效应可能撬动部分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