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白驹过隙,2023新年已至。追忆总结风云变幻的2022年,智能交通行业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尽管2022年的智能交通市场困难重重,但仍有许多企业坚持前进,不断探索,那么在2022年哪些企业最值得关注呢?
综合2022年智能交通行业热点和市场动态,赛文交通网评选出2022年“年度智能交通领域最受关注的企业”。(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1年11月的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确实算得上是行业新势力,但其深厚的背景,也让它从成立伊始就被行业和市场重点关注。
天翼交通是由央企中国电信、中智行,以及苏州市国资平台先导产投三方共同出资设立。天翼交通汇集了中国电信的电信云网技术、基础设施及销售服务体系,中智行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苏州市在产业统筹积累和政府方面的资源。
同时,现任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劲,也是现任中智行创始人、董事长,更是中国最早一批布局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领航者,早年曾是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创始人及总经理,也让天翼交通的举动备受行业关注。
2022年8月,天翼交通联合中智行发布的“轻车 · 熟路”新一代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以轻量化自动驾驶车+高级别全息智能道路,依赖纯路端感知在城市级公开道路上达成长距离、长时间L4自动驾驶。
多年以来,电信运营商作为智能交通领域不可或缺的玩家,一直活跃于交通行业与市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都采取了各自的方式,聚焦并争夺车联网以及车联网信息服务运营的相关项目和业务发展。
以车联网运营为基础,电信运营商有机会成为未来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信息服务的运营商。车路协同行业整体仍处于探索的阶段,真正的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而关于路端感知设备由谁来建设、投资和运营一直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商业模式讨论的焦点问题,政府建设投资也许并不是唯一选项。
行业猜测,电信运营商或许是一个潜在的选项。从天翼交通成立背景、企业定位、发展战略可以验证电信运营商联合地方政府与交通科技公司进行的合作模式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和关注,该模式似乎已经成为运营商在身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2、蘑菇车联信息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2022年的蘑菇车联信息有限公司在行业市场和行业生态建设方面异军突起,在参与大型项目建设的同时,与行业领域内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了当下智能交通行业和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行业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2022年截至目前,蘑菇车联“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项目签约金额已突破100亿元,在北京、湖南、河南、云南、四川、江苏、湖北等落地。
1月,蘑菇车联与大理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预计达10亿元,双方将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AI云等领域展开充分合作,计划将环洱海自动驾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成西南地区首个“智能网联+智慧旅游”生态示范区。
3月,蘑菇车联成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自动驾驶官方独家供应商。
7月,与四川天府新区就蘑菇车联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进行交流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AI云等领域展开充分合作,在四川天府新区建设智能网联综合应用示范项目,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高地。
8月,与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约20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梁溪区全域道路智能网联化升级、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交通底座、建设自动驾驶运营中心等。基础设施建成后,蘑菇车联将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车辆,包括自动驾驶网约车、巡逻车、环卫车、接驳车、配送车等,实现高效、绿色、便捷的智慧出行。
同月,与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约16亿元,双方将依托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标准体系,建设北京副中心以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系统,打造符合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运营条件的智能网联道路,形成城市级智慧交通数字底座。
同月,与广西汽车集团所属公司五菱工业签署产业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观光车、环卫车、物流车、摆渡车等新型智能网联专用车辆的研发、生产及共同推动市场化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9月,与衡阳市公安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警用巡逻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11月,与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约11.14亿元,建设内容涵盖车路协同智慧道路、多场景自动驾驶车辆运营和城市交通数字底座。其中,道路建设范围涵盖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主干次路,道路智能化改造升级后,蘑菇车联将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出行服务领域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同月,中标大理环洱海自动驾驶生态旅游示范项目,一期项目金额约 2.89 亿元。蘑菇车联将在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基础设施,还将首次落地运营该公司发布的全球首款搭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L4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巴士。
3、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基于Dahua Think#战略,大华股份聚焦城市和企业两大核心业务,坚定AIoT、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围绕客户需求,全面推动城市与企业的数智化升级。
作为被行业和市场老生常谈的“海大宇”三大玩家之一,大华股份近两年来在资本市场持续受到关注。
早在2020年,就有网传消息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正考虑向大华股份投资30亿元一事,尽管后续大华股份相关人士回应称,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投资公司事项为不实消息。
2021年3月,大华股份发布公告,拟向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中移资本,定向增发3.12亿股股票,发行价格为17.94元/股,合计募资金额不超过56亿人民币。此外,大华与中国移动、中移资本还签订了《附条件的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据相关消息显示,此次战略投资若顺利实施,中国移动在大华的持股比例有望达到 9.43%,成为第二大股东。
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资金将主要用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建设项目、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大华股份西南研发中心新建项目等四个项目的建设,以及流动性资金补充。这些研发中心的业务领域主要是5G、AI和物联网等。
2022年4月,大华股份再度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意表中国移动战略入股大华股份获得证监会批准。
因此,大华股份与中国移动牵手之后,能否超越自我,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4、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智能交通头部企业,一直处在被行业和市场关注的中心。近年来,海信网络科技开始进行出海发展,探索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2022年3月,海信召开线上媒体沟通会宣布海信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市政府签约智能公交建设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执行阶段。据悉,该项目是海信智能交通在海外承建的首单智能交通集成项目,这意味着中国智能交通技术标准开始系统性走向海外市场。
海信终身名誉董事长周厚健曾说,“海信国际化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在B2B产业出海。”目前海信在海外的营业收入,已占到海信营业收入的近一半。海信网络科技已经沉淀出“出海”标杆案例——埃塞俄比亚智能公交项目,项目建成后,至少能够帮助当地公共交通水平跨越20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关积珍表示,海信中标埃塞亚的斯亚贝巴智能交通系统改善项目,对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带BUFF光环的华为,一直处在行业和市场的聚光灯下。特别是在2021年华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智慧公路军团在内的多个军团的成立,更是在国内多个行业中掀起了“军团热”,部分企业开始采用成立军团的模式进行业务的整合发展。
随着智慧公路军团成立,以及后续业务整合、人员变动和团队结构调整等工作完成,2022年的华为开启了在智能交通领域新的一轮发展。华为公司副总裁、智慧公路军团CEO马悦在接受赛文交通网独家专访时表示,成立智慧公路军团,是华为在公路行业创业的2.0版本。
2022年,华为智慧公路军团管理层奔走各地,高密度日程拜访各省份交通厅、交投集团、城市交通管理等用户单位进行业务调研,先后与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青海交控集团、四川路桥、交科院、湖南高速集团、陕西交控集团、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北交投集团、重庆高速集团、江苏交控、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等等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巩固和拓展其业务基本盘。
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与东南大学、北京瑞华赢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奥思维科技有限公司、鸿湖万联(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家OpenHarmony发行版厂商举行了战略合作协作签约仪式,推动OpenHarmony在公路行业的软件发行版的开发。
6、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视频智能分析和时空数据管理的新一代AI中台公司,致力于将AI技术运用于城市的交通、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城市环境、互联网信息空间的“五大空间”的事件和行为发现,构建更加安全、文明、美好的社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强国、数字交通等政策的出台,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了智能交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激烈的AI+交通大战中,闪马异军突起,持续获得资本关注。
此前,闪马智能分别于2019年9月完成金额为5800万元的第一轮融资,由线性资本领投,上海科创基金、红点中国、沛华资本和波宜实业跟投;2020年6月10日获得近亿元的第二轮融资,领投方为香港新世界集团旗下六脉资本,第一轮融资股东线性资本、红点中国和沛华资本继续增持;2021年3月29日完成2亿元第三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创中鼎、线性资本、红点中国、六脉资本和沛华资本。
在2022年8月9日,闪马智能完成4亿人民币第四轮融资。此轮融资是闪马智能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张江高科、张江集团、朗泰资本以及央视融媒体基金联合领投,老股东国创中鼎、线性资本继续跟投。
7、北京卓视智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因交通感知建设受到行业和市场重视的,还有北京卓视智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卓视智通作为基于5G+AI的交通视频融合感知及车路协同原创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人工智能在交通及安全垂直行业应用落地,并结合5G在城市大脑、车路协同、智慧公路等“新基建”重点领域进行产业落地。
2022年4月,卓视智通完成A+轮融资,由高通创投(Qualcomm Ventures)领投,海贝资本跟投。此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卓视智通自主研发的算法和产品的迭代升级及面向海内外市场的营销推广。这也是卓视智通近一年完成的第三轮融资,难能可贵的是资本寒冬的情况下,仍旧获得投资,说明……
此前,卓视智通分别于2021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海贝资本领投,高通创投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及业务落地等;6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高通创投(Qualcomm Ventures)领投,耀途资本联合领投,本轮融资将推动高通创投与卓视智通在AI领域探索合作机会,以支持卓视智通自主研发的算法及产品的适配升级。
8、西安象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象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路侧可靠感知与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国内最早专注于路侧毫米波雷达与智能交通路侧系统开发的企业,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成功大范围路侧交通监视雷达和城市实时交通优化控制系统。
近两年来雷达的研发应用始终占据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的一席之地。随着雷达技术和产品逐渐走向成熟,交通管理部门对雷达产品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同时也对雷达产品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希望能适用于更多的智能交通应用场景。因此象德信息同样备受关注。
2022年9月,象德信息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哇牛资本、信熹资本、乾融皓云和芯禾资本。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车路协同下一代感知设备研发、智能交通路侧系统研发与商业化运营投入。
此外,象德信息于2021年7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建元基金与中兴众投联合投资。
9、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交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交通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中提出了更多需求,因此交通仿真企业备受关注。
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产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ESS NG研发及服务商,致力于引领微观交通仿真行业技术发展及工程价值应用,位于同济大学嘉定科技园,由同济大学孙剑教授、胡立新工程师、刘启远博士发起成立。
2022年初,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阿里巴巴(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独家战略投资。双方将在城市交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联合研发TESS NG的云化升级版本TESS NG Cloud。
6月,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独家投资,持股12%。此次投资,是济达交通与阿里巴巴共创云化产品TESS Cloud云服务生态基础上,与智能交通生态综合服务提供商万集科技进行深度合作,面向智慧高速、智慧城市、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等多维应用场景,进一步增强仿真在城市交通与自动驾驶领域的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10、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车路协同无疑是最热的智能交通建设重点。
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应用服务为目标,集V2X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与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在北京、上海、长沙、合肥等地设有硏发中心及分支机构。
2022年3月,星云互联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由合肥产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国元创投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交控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北京华控产业投资基金、青岛华控成长股权投资合作企业、苏州沃赋睿鑫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等投资,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车路协同产业规模化落地。
10月,星云互联再获得过亿元B+轮融资,由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高通创投、长江资本联合投资, 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车路云”全系产品升级,特别是深化车载量产级V2X软硬件平台研发以及打磨深度落地商用场景;加速拓展市场资源、建设高质量项目,携手伙伴共建规模化网联应用生态;进一步吸收行业人才,持续赋能行业发展。
写在最后
虽然智能交通行业的寒冬在2022年仍旧持续,活下去成为了许多行业企业的首要目标,但从行业市场资金的投入来看,智能交通行业仍旧受到了外界的重点关注,这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不断坚持与努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未来的智能交通值得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