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整年过去了,终于下周开始,基金“回本”了。今年不是在回本就是在毁本,市场熊了一整年,我的基金也死扛了一整年,累计年化-15.55%,虽然跑赢沪深300(今年-21.63%),但累计收益早就跌穿,赔本了。
回顾下,市场1~4月份市场最残酷,当初在1月份意识到问题后,就开始配置了近20%的债基,当仍架不住亏损,一路慢慢补仓后,在4月底亏累计收益接近-25%。当时已经绝望,直接选择卧倒不动。
而后,5~6月份,一波强势反弹,但手里新能源板块的筹码比较少,于是开始调仓补新能源,大部分都在5月下半月加进去了,累计收益上升到了-10%左右。当时那叫一个强势,某个大V聚焦新能源,几乎都快回本了,不过到年底,该大V又又又又到-20%了。(这个大V你们都应该认识的[笑哭])
之后7~10月份,市场又一路走弱,当时还想着趁机补点新能源,结果越跌越补,越补越跌。也就是在10月份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想着抄底却永远抄不到底,上涨趋势没赶上,下跌趋势躲不掉,累计收益又回到-20%。于是,那时候认识到,行业基波动实在太大,以前一直都高估了自己承受能力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开始加大对宽基指数的配置,增加均衡配置的比例,不单吊行业基了,不直纯半导体买科创50,不买纯新能源或医药买双创50,也不买纯白酒,去增加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基配置。
也就那时候起,收益波动开始降低,累计收益慢慢的上升,虽然慢,但确实是在回本。之后才明白,均衡配置的重要性,才明白慢就是快的道理。
在11月~12月期间,开始慢慢的把债基,转换成宽基指数基,因为走的是长期持有,宽基也是稳如老狗,收益还比债基高。而且,之后开始尝试了组合投顾,一样的稳健。
总言之,欲速则不达,先保本金再保收益,慢就是快,这是2022的总结。展望2023,还是一样走均衡配置,配置以均衡的投顾组合优先,其次宽基,小幅参与行业基了,最后,我的目标不用定太高,希望把2022年所失去的,都给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