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2年各省保险深度排名东北三省进前五河北保险公司排名

先说结论

1

、2022年我国GDP达到121万亿元,保险业务规模4.7万亿元,保险深度为3.88%,由于保险业务增速不及GDP名义增速,使得保险深度同比下滑约0.05个百分点。

受新冠疫情、车险综改、寿险转型三重叠加影响,使得保险深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2

、2022年我国人身险保费规模超过3.42万亿元,同比增速3.1%;

财产险保费规模近1.27万亿元,同比增速8.9%。

财险同比增速较快,主要是车险综合的影响在2021年度已经释放(2021年车险增速-5.7%,2022年车险增速5.6%),车险增速已经步入正常轨道。

3

、从可支配收入角度来看,我国平均每人100元可支配收入中,购买保险费用占比已经达到9%,其中6.6元用于购买寿险,2.4元用于购买财险。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均呈正相关性,但两者的拟合线却有明显差别。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身险深度的正相关程度更高一些!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我国消费升级水平不断提升,对于保险深度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类似,消费升级对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的影响存在程度上差异。

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对人身险深度的影响系数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财险深度的影响系数不显著,恩格尔系数对财险深度的影响系数仅在5%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总体表明,财险业务主要来源于风险的自身需求,刚需较强。

而人身险业务的收入弹性较大,收入和消费升级对寿险的正向影响非常显著。

4

、“13精”给出了2022年度各省份保险深度排行榜。

也许您可能想不到的是,经济并不算发达的东北三省,居然能一起进保险深度前五。

东北三省呈现出“低可支配收入、高保险深度”的特殊现象。

人们总说,东北三省是最讲人情事故的省份。

在亲情营销和熟人营销体制下,东北三省保险深度齐进前五,再次证明寿险产品是“卖而非买”的。

但最近连续5年的寿险低谷也告诉我们,走出泥潭光靠“卖”(供给侧)肯定是不够的,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需求侧)才是“根”!

正文:

随着我国各省份陆续披露2022年GDP指标,“13精”计算了2022年度各省份的保险深度、财险深度和人身险深度指标(人身险是包括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之和)。

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可以衡量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及重要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是“13精”连续第五个年度披露我国各省份的保险深度数据啦!

“13精”将一如既往地力行研究创造价值理念,持之以恒地深耕保险市场研究阵地。

1

2006-2022年我国保险业务发展状况

2022年我国GDP达到121万亿元,保险业务规模4.7万亿元,保险深度为3.88%,由于保险业务增速不及GDP名义增速,使得保险深度同比下滑约0.05个百分点。

从图中不难发现,受疫情管控、车险综改、寿险转型三重叠加影响,使得保险深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13精”也列出了2006-2022年我国财产险和人身险保费规模走势及人身险占比(人身险险保费规模占全行业的比重)。

2022年我国人身险保费规模超过3.42万亿元,同比增速3.1%;

财产险保费规模近1.27万亿元,同比增速8.9%。

财险同比增速较快,主要是车险综合的影响在2021年度已经释放(2021年车险增速-5.7%,2022年车险增速5.6%),车险增速已经步入正常轨道。

2022年财险业“涅槃重生”,当然未来高质量发展道路依然面临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

从保险业务结构变化来看,2008年人身险业务结构占比达到76.1%,是近十七年的历史高点。

此后,“2号解释”保险会计改革推出,人身险业务结构占比持续下调到2013年的63.9%;

由于寿险代理人大爆发,使得人身险业务结构占比再次抬头,到2017年人身险结构占比提高到73.1%。

随着“保险姓保”、商车费改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保险市场进入改革深水区,财险和人身险业务均出现了结构性调整,人身险业务结构占比也呈现出一定波动,到2022年该比值为72.9%,同比下滑了1.1个百分点。

2022年财险深度为1.05%,同比增加0.03个百分点;人身险深度为2.83%,同比下滑0.08个百分点。

从两类业务深度走势来看,人身险业务波动性要明显高于财险。

可能的解释是,财险业务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刚需需求更大;而人身险业务,随着经济增长其弹性需求更高。

对此,我们将在下文通过实证方法尝试进行分析。

2

保险深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步共识,保险深度应与人均收入、消费结构密切相关。

当然,由于财险和人身险存在业务性质的明显差异,我们将分别研究人均收入、消费结构对财险深度和人身险深度的影响差异。

人均收入指标我们选取了2013-2021年期间各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结构我们使用恩格尔系数衡量,即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我们收集了2013-2021年各省份的人均食品支出和消费总支出两个指标计算恩格尔系数。

下图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与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的散点图关系。

从可支配收入角度来看,我国平均每人100元可支配收入中,购买保险费用占比已经达到9%,其中6.6元用于购买寿险,2.4元用于购买财险。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的均呈现正相关性,但两者的拟合线却有明显差别。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身险深度的正相关性程度更高一些!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升,更多地关注到与自身健康和养老密切相关的人身险产品上;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财险深度的影响相对较低,尽管也有所提升,但幅度相对较低。

财险业务与风险刚需密切绑定,使得财险深度并未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明显提升。

从财寿险人均保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看,2013-2022年财险始终维持在2.6%左右,近两年受车险综改影响,下降了约0.2个百分点;

2013-2017年寿险人均保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上升。

这也是我们曾经说过,这一时期寿险保费增速高于可支配收入,也是导致后续寿险增速乏力的部分原因。

此后,受寿险转型改革和疫情影响,寿险人均保费与可支配收入围绕7.0%呈现出一定波动,相比财险而言,寿险比值的波动性更大。

下图是恩格尔系数分别与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的散点图关系。

恩格尔系数与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均呈现出负相关性。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持续走低。

该指标可以部分反映我国消费升级的状况。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我国消费升级水平不断提升,对于保险深度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类似地,消费升级对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的影响存在程度上差异。事实上,人身险占收入中的比重提高,这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升级。

接下来,我们分别就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因素对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进行实证研究。

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对人身险深度的影响系数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财险深度的影响系数不显著,恩格尔系数对财险深度的影响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上述实证研究表明,财险业务刚需强、人身险业务弹性高!

3

2022年各省份保险深度排行榜

首先,我们给出了2022年度各省份保险深度的分布图。

从图中不难发现,有两个地区的保险深度超过了6%,分别是北京(6.6%)和黑龙江(6.2%);

紧随其后的吉林(5.2%)、辽宁(4.84%)和河北(4.82%)。

青海、海南、内蒙古、福建、云南、贵州和西藏等七个地区保险深度低于3%。详细可见下表:

进一步,我们给出2022年度财险深度和人身险深度的散点图。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经济并不算发达的东三省无论是财险深度或是人身险深度都居前列。

然而,从可支配收入与保险深度的散点图关系来看,东北三省呈现出“低可支配收入、高保险深度”的典型特征。

这是为什么呢?期待着小伙伴们留言区帮着一块解答。

人们总说,东北三省是最讲人情事故的省份。

在亲情营销和熟人营销体制下,东北三省保险深度齐进前五,再次证明寿险产品是“卖而非买”的。

但最近连续5年的寿险低谷也告诉我们,走出泥潭光靠“卖”(供给侧)肯定是不够的,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需求侧)才是“根”!

影像仪器ogp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