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国文博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2022年
“北京地区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人员研修班”
于11月12日—14日成功举办。
本次研修班由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古建美 中华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
公益支持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兴文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古建筑保护实训基地承办;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协办。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总顾问
郑欣淼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
孔繁峙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革命文物处)处长
李粮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
付清远
,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曲云华
,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国家级官式古建筑技艺传承人、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古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永革
,还有来自北京地区文物保护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开班仪式。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许立华
主持了开班仪式。
郑欣淼同志首先讲话并充分肯定此次研修班的意义。北京地区在传承古建技术方面承担着格外重要的角色,亟须进一步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研修班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举办,汇集多位知名专家,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有力举措。
孔繁峙同志代表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衷心感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给予的公益支持。他指出,
营造技术的传承真正确保了建筑的存续,当前是文化遗产保护最受关注、最具政策支持的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更好的保护修缮技术和更高水平的专业队伍。
付清远同志表示,从“抢救性”修复到“预防性”保护的转变是文物保护工作方法的系统性升级,
好的勘察设计方案本身就是一种预防性保护
。北京地区文保工程单位所负责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培训北京地区文保工程勘察设计从业人员也能对全国的文物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李粮企同志针对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工作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一是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二是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勘察设计水平;三是要想方设法地让文物“活”起来,做到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国文琰、国文信等
29家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单位的共计39名学员参加了研修
。为期三天的课程涉及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彩画、壁画保护等内容,
共12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授
。
课程内容
李永革
古建筑传统工艺及勘察要点
张克贵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
肖 东
近现代文物建筑勘察设计基本方法
宋海欧
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常见问题
韩 扬
文保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解读
田 林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
张子燕
文物保护工程优秀项目推优评介
张 涛
文物建筑结构安全检测评估
姜 玲
古建筑病害分析
郭 宏
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解读——以北京延庆花盆村关帝庙壁画为例
陈 青
彩画保护
尚 力
传统书画修复
此次研修班受到学员广泛好评。结业式上,学员代表王丽丹、张海利分别发言。李永革同志在结业式上鼓励大家要在实际工作中勤学苦练,
将通过培训获得的启发在具体项目中深化吸收;
许立华同志表示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为北京地区培养更多的文保工程设计人才。
资料来源: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