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设计手法」“红极一时”的大落地窗,为何“跌落神坛”?2、匠人已近暮年,陕西修建窑洞的技艺面临失传3、揉揉肚子,今天你消化不良了吗?
「设计手法」“红极一时”的大落地窗,为何“跌落神坛”?
「设计手法」窗户就像是一台取景器,你家的这台取景器,你又打算如何设置呢?
在挑选房子时,
采光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落地窗似乎已成「豪宅」的标配与重要卖点。
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它是否真那么好?
事实上,有一些之前安装过超大落地窗的人都后悔了。
窗户越大是否也暴露了更多隐私?
大窗简单直接,但光是否丧失营造氛围的能力?
一.超大落地窗的弊端
落地窗颜值超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先了解一下它们的这些缺点再做决定!
1.物业方面
大家都知道在装修前要到物业做申请,填写一堆资料,并交上保证金,然后物业才会发放装修许可证。而在填写的众多资料中就会有一条规定:不可以改变楼宇的外观面。
如果是正规化的物业管理,在申请装修时还要提交装修图纸给物业做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发放装修许可证。
2.建筑承重问题
封阳台的做法越来越普遍,无形中增加了阳台的重量,阳台承重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了。
以普通钢化玻璃为例,它的密度通常2.5kg·mm/㎝2左右,封阳台常用的厚度是8mm,每平方米的重量20kg,而如果面积超过3m2,则须使用厚度10mm的钢化玻璃,如此一来每平方米的重量增加25%。一块儿厚度10mm,面积3m2的钢化玻璃,重量超过75kg,这无疑对安装固件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像这样飘出去的凸阳台,理论上负荷设计是2.5KN,也就是一平米的阳台承重在250公斤,假如你家阳台4米长,1.5米宽,那承重就是1500公斤。而用超大落地窗户自身的重量大概在1300公斤左右,再加上瓷砖、水泥砂浆、洗衣机之类,重量几乎接近临界值。
所以说,像这样的阳台就不建议做超大落地窗户的设计,毕竟存在了一定的风险。
3.存在安全风险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落地窗采用中空钢化玻璃。尽管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耐力,但仍存在自爆率(通常在千分之三左右)。此外,玻璃面积越大,承受的风压就越大。在北方,四季刮风,春夏东南风,秋冬西北风。沿海地区则最怕遇到台风天气,刮大风时整个落地窗会摇晃很不稳定,给人带来极大的隐患。而且,窗框结构不稳定或不规范施工,也会导致大型落地窗的抗风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整体安全性。
安全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表 7.1.1-1 的规定(《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4.隐私性差
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享受宽阔的视野同时也易于暴露隐私。
5.通风和保温受影响
开窗通风会受美观的限制,通风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选择超大落地窗还需要额外的预算来安装新风系统,以改善室内居住环境。隔热保温性能相对于密实厚重的墙体,其隔热保温性能仍然较差。
6.难以清洁
需要请专业保洁公司定期清洁,但费用较高。
7.高昂的成本价格
除了玻璃本身的价格,还需要考虑额外的安装和运输、质保等费用,因此价格很高。尤其是高层住宅的落地窗安装更为麻烦,如果玻璃面积太大,正常的电梯无法进入,需要使用吊车进行吊装,吊车的运输费用也很高。此外,由于玻璃面积大,重量加大,相应的型材厚度也需要达标。
安全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表 7.1.1-1 的规定(《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门窗用主型材基材壁厚应符合下列规定(GB/T 8478-2020 《铝合金门窗》):
a.外门不应小于 2.2 mm,内门不应小于 2.0 mmb.外窗不应小于1.8 mm,内窗不应小于1.4 mm
总体而言,超大落地窗具有高颜值、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景观,但是,超大落地窗难以清洁、通风透气不足、价格昂贵。
对于普通住宅家庭来说,建议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普通封窗就足够了。
△ 卡戴珊在 LA 的家,厨房的窗如同一幅装饰画
二.理想居住意境窗户的「藏与露」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它的历史都很久了不全露之法一:窗是灯带不全露之法二:窗是方块不全露之法三:窗是一条线不全露之法四:L 形窗连接两道墙
1.「藏好了,也就露好了」
“要赋予风景更多的力量,就必须限制它露出的尺度,遮挡住多余的视线。by 柯布西耶”
探索「藏与露」的关系,是人类文明中的长久命题。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的窗户就有着「藏与露」的设计,但作用并非为了美观,而是为了生存。
人类最早的窗出现在穴居时代的「袋形竖穴」,模仿天然洞窟的样子,在底下挖一个口袋形状的洞穴,而顶部的「洞口」兼具门窗功能,用杂草之类的东西做成顶盖,但会留一个缺口通风,引导光线进入室内,抵挡恶劣气候,人们也方便在内观察外界情况。
?《杨鸿勋考古论文集》
而到了文明时代,窗户的「藏与露」不再仅仅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存在,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艺术性,这在江南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相信去过的人,都一定深有体会:透过一扇窗看到一叶芭蕉,你感受到了意境,甚至都听到了雨打芭蕉的声音,而同一株芭蕉赤裸裸地在你眼前时,你只觉得「长得不太好,送我也不要」。这就是「藏与露」最妙的地方,眼睛看不全了,心却看得远了。
而在西方语境中,也有着类似的「藏景窗」表达。现代建筑设计中,窗户的「藏与露」始终是建筑师们不断研究的课题。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提出过「新建筑 5 点」,其中便包括「水平长窗」这一要素。他认为,要赋予风景更多的力量,就必须限制它露出的尺度,遮挡住多余的视线。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底层架空、横向长窗、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
a.底层架空
1952年柯布西耶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大楼,它像一座方便的“小城”。被人们称为“马赛公寓”。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上世纪40年代期间,建筑师的作品色调比较阴沉单调。战争结束后,柯布西耶开始采用大量的鲜明色调和激进色彩,马赛公寓便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
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代化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马赛公寓是一个18层的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盒子,一共有23种不同类型的格局,供1800人居住。这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被称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最底层架空用来停车和通风。
马赛公寓的外观是大量重叠的阳台,阳台的侧面墙上涂了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地面层的架空支柱上粗下细,并把每组双柱叉开成梯形,混凝土表面不做粉刷,留有木模板的木纹和接缝,显得粗犷有力。
马赛公寓实践了柯布西耶的名言——房子是“生活的机器”并将其应用于整个社区。
b.横向长窗
在湛蓝的天空下,白色、蓝色、绿色相互映衬,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栋建筑便是1928年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所谓的横向长窗是指建筑外墙上根据室内的使用空间要求开设连续水平带形窗,让房间获得充足的光线和室外景观。萨伏伊别墅在立面设计上很好的运用了这一设计特点。首层架空强化了白色混凝土柱的视觉效果,柱子比古典建筑的巨柱纤细很多。
萨伏伊别墅将几何造型具有的抽象美感,以三度空间的组合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纯净的白色更赋予它透明轻盈特质,充满了漂浮感,仿佛正要飞向另一个理想的居住时代,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光明时刻”。
c.屋顶花园
柯布西耶在早期的多个别墅设计中都使用了屋顶花园概念,他认为屋顶花园是补偿自然的一种方法,意图恢复被房屋占去的地面。
萨伏伊别墅的二层和三层均设计有屋顶花园,且屋顶花园在设计上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
d.自由平面
柯布西耶还强调利用墙体或隔断,灵活的分割空间,他认为住户应该可以按自身需要划分自己的居住空间。于是柯布西耶提出了将承重结构与分割结构完全分离,能够极大程度的实现空间划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马赛公寓的一层中央公共核心部分便是柯布西耶为自由的平面而将墙面与柱脱离。混凝土承重墩间形成了天然的公共空间,既可以做停车场,也是游走于周围绿地的通道。
在这里,建筑并没有阻断自然,而是融入了自然,方便了住户散步、休息、家庭嬉戏等。
e.自由立面
△朗香教堂模型
自由立面的提出,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摆脱了新古典主义构图原则的束缚,使得建筑立面和内部功能的配合更加合乎逻辑。朗香教堂的设计便是这一观点的实践。
二战之后,教堂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富丽堂皇,而是需要一个没有过度装饰和华丽宗教人物的纯净空间。
于是朗香教堂应运而生,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不强调对称的布局,建筑表面平整,形体也比较简单。然而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外观多变,这便是自由立面的手法。这种不同不是刻意和矫揉造作的,而是其内部功能空间的外部体现。
在外形方面,朗香教堂就像一个百变魔术屋,独特的造型使它的每一面都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有着尖角和复杂曲线的屋顶以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搭在凹凸不平的斑驳石墙上,覆有白色喷浆混凝土的墙面被不规则的开洞穿透。三个面向不同方向的风帽状塔楼控制着其所形成构图的变化。
而在内部空间上,柯布西耶虽然拆解了传统的造型,却在细节中不露痕迹地还原了传统教堂的一些重要元素。
室内主要空间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彩色玻璃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
屋顶和墙体的交界处巧妙地留出了一条细缝,使日光隐约地照射进来。外面看似坚固的部分顿时在室内变得平坦而轻巧。
设计欣赏
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LC4著称于世,LC4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这把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它是极简精致主义的终极标志。下部的固定支架在椅子弧形轨道上滑动,以调整不同的角度,类似摇椅。
有趣的是,以其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所带来的舒适性和整个座椅的可调节性,使这把椅子在数不清的想要显得“现代的”杂志、电影和视频片段中,频频出现。
△LC4躺椅
△昌迪加尔秘书处大楼
△昌迪加尔议会大厦
△拉·图雷特修道院
△修道院餐厅
△母亲之家
△开放纪念碑
贯穿柯布西耶一生的纯粹主义和功能主义,仍旧在他的绘画、家具设计中可见一斑。
他以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不妨以著名的萨伏伊别墅为例子。不同于建筑外立面的简洁,置身于建筑内部,从长窗往外看,很是有趣,窗户和墙体虚实结合,而同时又能移步换景,因为有墙的「藏景」,方更能显出「窗景」的可贵。
而功能上,水平长窗适用于几乎所有空间,在厨房里,它可以正好于料理台上;卧室里,它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利用暖气片的安置。
2.现代居住中,如何把握藏与露的度?
“藏起来的是隐私,露进来的是光线”
窗户形式千千万,我们不妨回到原点,从窗户的功能本身出发——窗户可以给家带来光线、带来视野、让空气流通、分隔室内外的界限、保护隐私等等。
功能确定了,再加以「藏与露」的设计概念,换种思路来思考窗户的做法,也许你就会有更多新的灵感与发现。
#1.窗是灯带!
楼间距太小,开窗毫无隐私,关窗毫无光线
要说楼间距,还有比日本人楼间距更小的吗?邻居之间可握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室内有光照的同时,又能保护私密性呢?
这是日本河野有悟建筑事务所 2019 年的一个项目。楼侧面间距很小,窗户并没有像普通房子那样开在侧面的墙上,而是统统面向马路那一面。
没法做到的,就做一点飘窗出来,只开窄窄一条,办法总比困难多,藏起来的是隐私,露进家的是光线。
不难看出,窄窗对于逼仄的小屋增加光线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那在此基础上,怎么能把窄窗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呢?我们不妨先把窄窗当做灯带来用,那它的位置就不会局限在「窗户应该在的位置」了。
a. 「灯带窗」放脚底,安静又有力量
在濑户内海的丰岛上,日本设计师皆川明与绪方慎一郎建造的 UMITOTA 酒店中,就有一个需要趴着才能看到窗外的「窗」。这样的窄窄小窗看似罕见,但其实,大家都感受过门缝吧?当你的房间关上灯,从门缝下透进来的光亮,聚焦而静谧,这扇小窗不就是门缝的放大版,放在这间和室里再合适不过了吧?
b. 「灯带窗」放头顶,会呼吸
日本教授赤坂宪雄先生的书房,四面墙壁都为书所用十分壮观。但巧妙的是,如同拆信刀从天花板下划开一般,书墙的顶部漏进了光,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采光,也让整个房间在视觉上不至于让人感到浩瀚书海来袭的压力。
c. 「灯带窗」放腰部,做饭也有好心情
有头顶漏光、脚底漏光,自然也就有腰部漏光的设计了。日本杂志《Casa Brutus》2018 年「理想之家」特辑中,封面就是这么一个腰部漏光的厨房。封闭的厨房台面常常采光不足,那在台面位置开一道横窗,就是很好的光源补充了。还要记住的是,开在这里的窗,并不是真的要看见窗外的景,而是开窗后的通透感,可以让「面壁」做菜,不再那么压抑。
d. 「灯带窗」和躺下后的视线齐平
与上面案例类似的,在墙壁中部开窗的设计,还有这个浴室里的长横窗。躺下后,视线正好能越过这道窗看向窗外,放在浴缸一侧再好不过,而又由于长窗的设计,形成了壁龛,正好也能随手放置些手边必需品。
#2. 窗是小方块!
利用方格网体系,小窗户也能让空间有趣有特色无光线
手机拍照时出现的九宫格网大家都用过吧,可以根据小方块来定位,有节奏有规律,这种方式简单上手快,用它来做窗户设计也很不错!
a. 空白墙面+一个方格
大量留白,仅有一小个方窗引入室外的光线,这是园林意境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这个唯一的小方窗可以位居正中,也可以偏居一侧。这个玩法,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里就玩过了一回。
△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
b. 几个错落方块跳跃墙上
想象墙面是一张方格纸,你可以随意框出大大小小的几个方块作为窗洞,窗外的环境被切割后,不管景色如何,都已经是被你「设计」过的画面了。
而如若不想让窗外景色露进太多,可以缩小窗口尺寸,增加窗的数量,让光线在室内交错,但杂乱的视线并不会打扰家中的清净。
#3. 窗是一条线!
没有景,但有光,糟糕景色都遮起来吧!
如果窗外没有很好的自然景观,或者临街,那其实可以利用窗户的形状和位置,在保证光照的前提下,遮蔽掉复杂多余的视野,增加造型感和形式感。这种「遮起来」的窗的设计,有横纵两种操作方式。
a. 横向长窗
这栋位于日本香川的住宅,由藤原室建筑事务所设计。屋主有两个非常看重的要求,一个是要占用尽可能大的空间,另一个便是确保私密感。于是建筑师便在每一层的墙面顶部留出长条形的窗口,这个窗口可以接收 360° 的光线,整个室内在不牺牲私密感的同时又得到了充足的光线,非常巧妙了。
b. 纵向长窗
这同样是藤原室的项目,位于京都,房子是一个扇形,边上就是交通要道,正常的窗户不管怎么样都一定会泄露隐私。
于是,建筑师用一片片斜插式的外立面墙体创造出了夹缝中窄窄的纵向条形窗,简直太聪明了!室内的调性也很好,像是巨大的百叶窗,有节奏的光线洒落进来非常有趣。
#4. 窗连接起了两道墙!
打开小房子视野的最佳方式
L 形的长窗如今越来越常见,更有立体感,也能让逼仄的空间更「透气」。
△ 奥斯卡获奖电影《寄生虫》厨房里的 L 形窗。
△ 日剧《大恋爱》里卧室里的 L 形窗,还能与搁板搁架相搭配。
a. 地上的L形
这栋售价 2980 万美元的极简豪宅,有一个十分精妙的亮点,就是窗户的安置,对豪宅标配「超大落地窗」完全不理会,把「藏与漏」玩儿得很溜。在这样的藏三点漏一点的空间,隐私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可以更加放松做自己了。
b. 头上的L形
很多老住宅的阳台窗户,位置都会像这样稍稍高一点。不妨换个简单点的黑色窗框,尽量用大面积的玻璃,只留一小扇可以打开通风,躺在窗内就可以直接看天,视觉上也会干净很多。
看完如上,你是否会想要把你家的落地窗糊起来一部分,构筑出「藏与露」呢?柯布西耶认为,窗户就像是一台取景器,那么,你家的这台取景器,你又打算如何设置呢?
「藏与露」的问题,其实也是选择与舍弃的问题,如果你无法改变窗外的风景,但也可以通过窗来改变审视、观察、感受它的方式,不是吗?
阅读到这里,如果有收获,给我也给自己点个赞吧!一起加油!
今天关于「设计手法」窗户就像是一台取景器,你家的这台取景器,你又打算如何设置呢?(本文来源于“好好住/网络”,供于学习和交流,向原作者致谢,若有涉及到版权及内容问题请联系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每天进步一点,就会离目标更近一步!)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欢迎留言补充,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匠人已近暮年,陕西修建窑洞的技艺面临失传
○作者 雷焕
在陕西民居中,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地坑窑 (马元社 摄)
土窑洞与黄土高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远在周先祖时期,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诗经》称为“陶复陶穴”。陶穴,即下沉式地坑庄;复穴,即坡崖半敞式窑洞庄。西汉时窑洞造型发展,内部设置更适合人居住,比如烟洞、灶台等都很讲究。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每个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分工,每家分为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修窑庄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使窑洞居室大有改进。此后,数百户、数千孔的窑洞村落大量出现。明清时代,窑洞以安全、文明为目标向前发展,大原上出现了小城堡。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地坑院围起来,以防御兵荒和盗贼,彼时被称为“堡子”,有城门,有高楼子,还有通向外界的地道。正如一首民谣所云:“贵客来到我家堂,休笑我家无瓦房,土窑好似神仙洞,冬天暖来夏天凉。”
关中农村的砖窑洞 (姚忠智 摄)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关中局部、渭北高原和陕北地区,以陕北地区最多。窑洞种类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等,现存的以土窑洞、砖窑洞、石窑洞为主。另外,也可以从建筑形式上分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无论窑洞分为何种样式,圆拱形的结构不变,窑背上也离不开天然保温材料——土。
窑洞宾馆 (雷焕 摄)
自古以来,靠崖式的土窑洞存在时间最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以窑洞为家的人住的都是建造方便、造价低廉土窑洞。建造土窑洞首先是挖地基。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以后,需要把表面修理平整,行话叫作“刮崖面子”。都处理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湿土和的泥性黏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可以再泥。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
土窑洞 (姚忠智 摄)
经过这几步,土窑洞基本挖成。土窑洞的崖面高至少9米以上,内部顶高3到4米,深几米至十几米不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渭北地区农民摈弃了土窑洞,改建新式砖窑洞。砖窑洞不必找9米以上的土崖面,就在平地上挖地基。匠人用石头与砂浆砌起高2米多、宽1米的石头根基,在石头根基上用红砖按拱形弧度箍窑。地基上挖出的土或担或吊至窑背上,用铁坠子夯实,称之为垫窑背。窑洞内部装修依据自身经济条件,可粉刷、可吊顶、可贴瓷砖或铺木地板。窑门窗也由老式的木门窗变为新式铝合金或防盗门窗,窑面墙贴外墙砖,顶部加2至3米宽的混凝土或彩钢瓦防雨顶棚,方言叫“窑沿子”。
陕北石窑洞 (雷焕 摄)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贺秀莲结婚是在生产队饲养室的土窑洞里,贺秀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少安箍新窑洞,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的愿望最终实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陕北以土窑洞为主,之后石窑洞又逐渐代替了土窑洞。石窑,就是用石块、灰沙垒砌的拱形窑洞。窑面石料按尺寸凿方凿弧,砌面讲究缝隙横平竖直,窑面整体平整、拱圈圆缓,合平规范标准。窑顶前加穿廊抱厦,顶戴花墙,尤显大方。窑口安装大门亮窗,窗棂图案有简有繁、花样多变,什么“朝阳四射式”“蛇盘九蛋式”“勾连万字式”、“十二莲灯式”。小窗加玻璃,也有整个门窗安装里外双层玻璃,即可增加室内明亮度,又可加强保温性,也很美观。陕北窑洞在原始与现代、实用与美观之间不断向前,折射出无限魅力。改革开放后,陕北窑洞大多修建石窑,这也是农民逐渐富裕、手头有钱了的最直接体现,可谓做了过去陕北人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农村向着“三眼石洞出面面,砖砌围墙一圈圈,花果林木一片片,瓷砖炕围花边边”的方向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修建窑洞的成本逐年升高,楼房成了年轻人追求的目标,同时,修建窑洞的匠人已近暮年,技艺面临失传。好在,各地相关部门已经有了忧患意识,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窑洞被保护起来,有远见的投资商还将旧日的窑洞重新装修,改成窑洞宾馆,设施一流,让没有住过窑洞的游客体验一把“神仙”瘾。
揉揉肚子,今天你消化不良了吗?
谣言
消化不良是胃动力不行,吃点促胃动力药就好了。
辟谣
民以食为天。消化不良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状群,主要发生于上腹部,可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早饱、饱胀、上腹部不适、恶心、隐痛、上腹部灼热感、纳差、隐痛、嗳气等症状。因其临床特别常见,且很多患者自行口服“吗丁啉”之类的促胃动力药来治疗。
那是不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只要吃促胃动力药就好了呢?当然不是。
消化不良临床上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器质性消化不良(OD)。因此治疗过程中需明确患者消化不良是否合并器质性病变,完善内镜检查,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单纯口服促胃动力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很多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导致OD,如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肝脏疾病、胆石症等,甚至很多消化系统以外的系统疾病也可以表现出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路感染的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纳差,颅脑系统肿瘤患者因颅压高出现呕吐,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可出现纳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出现腹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出现纳差、早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还有很多疾病如硬皮病等都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FD是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需排除任何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特点为慢性、持续性、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重社会、家庭经济和医疗负担。
消化不良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发病的疾病,胃排空延迟、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饮食、生活习惯、遗传、年龄等都可能引发消化不良。临床上治疗消化不良常选用抑酸药(如PPI、H2受体拮抗剂等)、抗酸剂(如铝碳酸镁、磷酸铝凝胶、氢氧化铝等)、促动力药、消化酶和中药等。若合并HP感染,需要抗HP治疗。
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心理调整和穴位针灸或针刺治疗等非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部分患者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某些食物或食物添加剂能够导致或加重FD患者的症状,如高脂、刺激、辛辣饮食,碳酸饮料,茶,粮等。不吃早餐、多餐、食用甜食和产气食物等也会导致消化不良,需要患者调整进餐方式及进餐规律。
只有当患者出现胃肠道动力障碍、排空延迟,且无消化道梗阻、出血、穿孔时,需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国内常用的促动力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
总之,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只是治疗消化不良方案中的一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表现,个体化用药。
辟谣专家:刘丽,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复核专家:杨秀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来源: 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