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56平方米住房仅售2万?记者实探辽宁阜新楼市2、辽宁阜新:“白菜价”房源折射下的转型困境3、“玻璃大王”柳士东烂泥塘上白手起家
56平方米住房仅售2万?记者实探辽宁阜新楼市
来源:证券时报网
孙宪超/摄 周靖宇制图
357元/㎡、416元/㎡、500元/㎡……这是辽宁省阜新市部分二手房的挂牌价格。听惯了、见惯了动辄10000元/㎡起步的房价,很多人或许不敢相信,但这的确是事实。如今在阜新市,挂牌价在两三万元,或者三四万元一套的楼房并不少见。
阜新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阜新也是契丹民族的摇篮、武当宗师张三丰的故里、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
此外,阜新还被誉为“煤都”,曾拥有全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是新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阜新累计生产的原煤用装载60吨的卡车排列起来,可以绕地球4.3周。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阜新如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低价房?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前往阜新对此进行采访。
频现“出售”房屋
两类房源受关注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与省会沈阳市直线距离147.5公里。阜新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8.1亿元,比上年增长6.4%。截至2019年末,阜新有境内上市企业2家,证券营业部4家。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德尔股份(300473)和大金重工(002487)。
8月13日早上,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乘坐第一班高铁,从吉林省长春市出发前往阜新。两地之间没有直达高铁,需要在沈阳进行中转,整个行程用时三个半小时。
记者抵达阜新之后,连续两天以看房者的身份在多个小区进行走访探查时,不时可以看到窗户上用打印纸贴着大大的“出售”、并留有联系电话的房屋。
在阜新长途客运站对面的一个规模颇大的小区,其中的一栋6层高的楼房,3楼至5楼有3户人家均在窗户上贴出了“出售”。走在该小区的一条路上,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粗略统计,路两边有不下10户住宅打出了“出售”的字样。而在阜新城南的米家小区、高德花园,在窗户上贴出“出售”字样的房屋明显要较前述小区更多一些。
当地一位从事房产中介业务的人士表示,不论是在市中心,还是在离市中心相对偏远的一些区域,正在出售的二手房的确不少,主要还是以老旧小区居多。业主卖房的原因,从来没有人进行过统计,但是肯定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有的是因为家中有多套住房,所以打算将闲置不住的卖掉;有的是鉴于阜新缺少发展机会,卖掉住房去外地发展;还有的是因为已经购买了新的改善型住房,所以要卖掉原来的老房子;当然也会有一些是因为急用钱进行周转,但这应该是较小一部分。
“从我个人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在售的二手房中,有两种房子相对容易被接受。”这位房产中介人士介绍说,一种是在市中心带有产权的房子,特别是兼具小学和中学学位的房子,在挂出“出售”的消息之后,问询的人会比较多,也比较容易达成交易。另外一种就是在售的婚房。因为婚房通常都会有比较好的装修,屋内的设施也都比较新,家具、家电等设施一应俱全,可谓是“拎包即可入住”,尽管价格会较同类型的二手房贵一些,但是依然会受到青睐。
56㎡住宅仅售2万元
阜新城南米家区一套正在挂牌出售的面积为56.02㎡的2室1厅住宅,其所在的楼栋共计有7层,这套住宅位于6层,售价为2万元,折合成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357元。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房屋售价如此之低,其所在的米家小区一定是脏乱差,也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那么事实是如何呢?
8月13日,记者冒雨来到米家小区后看到,该小区以7层多层住宅为主,没有配备电梯。由于楼体的外立面都重新做过保养,所以看上去并不破旧,也算比较规整。在小区内,超市、药店、饭店、幼儿园、健身器材等配套设置也是一应俱全。不过该小区的排水系统并不是很好,下雨时地面上会形成大量积水,居民雨天出行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房子在几年前的售价应该在三四万元,估计是卖不出去,所以直接将价格压到2万元,即便如此,恐怕也是无人问津。”有阜新当地人士表示。
据掌握该房源的房产中介吴先生介绍,这套房屋证照齐全,不存在纠纷,随时可以过户。
一套56.02平方米楼房,为何售价仅为2万元?对于这样的疑问,吴先生给出的解释是,首先,这个小区离阜新市中心相对较远,价格自然就要便宜。另外,房屋所在的小区当初是属于政府部门出资的老矿区动迁改造项目,业主自己并没有拿多少钱就获得了2套住房。目前业主正在办理低保,但是名下有2套房产不符合办理低保的标准,所以打算出售一套。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在阜新市,单套房屋在两三万元的楼房并不稀缺。例如,在高德东山,一套位于6楼顶层的55㎡、2008年建成的毛坯房,挂牌价仅为3万元,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为545元。即便如此,业主仍然表示,3万元的售价还可商量。
平安西部小区一套48㎡的毛坯房,挂牌价为2万元,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为416元;高德4小区一套2012年建成的56㎡的楼房,挂牌价为2.3万元,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为410元;佳佳西区一套面积为39㎡的一室住房,售价为2万元,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为512元;在煤海小区,一套有着中等装修、面积为56㎡的2室1厅1卫住宅,售价仅为2.8万元,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为500元;东山东区翠城小区,一套位于5层的55㎡毛坯房,挂牌价2.8万,折合每平方米的价格为509元……
“白菜价”出售
多为相对偏远回迁房
“平安西部、二厂、米家小区等,的确有很多以两三万元、三四万元‘白菜价’出售的小面积房源,但都是回迁房,所在位置也离阜新市中心相对较远,大多数是不带装修的毛坯房。”在阜新市从事房产中介业务的庞女士一语道破玄机,对于阜新这样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城市来说,从米家小区到市中心开车耗时接近20分钟,这已经算是相对远的距离。
庞女士说,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去外地发展,当地的人口每年都在减少。而阜新当地很多居民在动迁之后获得多套住房,房子多到自己家人根本住不了,自然就会选择出售。这些回迁的小区,卖房的人多,买房的人少,房价自然不可能高。
阜新市2015年至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67.4万户,总人口189.5万人;2016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67.8万户,总人口188.9万人;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86.2万人;201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85万人;201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83.7万人。
阜新市民雷先生近期正准备购置改善型住房,为此也下了工夫研究阜新的房地产市场。雷先生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对庞女士的说法表示认同。
“因为这些房子的位置距市中心相对偏远,当地人一般不会考虑在这些地方置业。”雷先生说,选择在这些地方买房的大多是外地人,或者是阜新周边农村人口。
另据雷先生介绍,前几年其亲属家的房屋在拆迁后,获得了6套回迁房。除了2套自住之外,其亲属将另外4套房屋全部挂牌出售。然而几年过去了,仅卖出去一套。
2013年12月,《辽宁日报》发表的标题为《“新”字经济彰显辽宁阜新城市转型的焕然巨变》当中提及:“从2002年开始,阜新开始了大规模、高标准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新建居民住宅110万平方米,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19万平方米,13万居民告别险房。从2005年开始,阜新又启动了全省面积最大、任务最重、困难最突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先后筹集资金110亿元,新建住房735万平方米,41万工矿棚户居民生活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过去的7.6平方米提高到22.5平方米。”
庞女士表示,阜新市中心出售的二手房,多为一些带学位的老房子,即便是顶层简单装修小户型,也不会低于5万元。
记者在阜新市中心的步行街附近采访时了解到,该地段一套处于7楼顶层、面积为47㎡、带有学区并且已装修过的住宅,目前售价为7万元,折合每平方米1489元。不过业主也明确表示“如果诚心购买,价格还可以商量”。
另外,那些位于阜新市中心、房龄不超过5年、面积在80㎡以上并有着不错装修的二手房,每平方米的售价多在3000元/㎡。例如,海罗翡翠蓝湾一套面积为87.22㎡,房龄只有4年的2室2厅精房装,售价为33.8万元,折合每平方米3875元。
新房价格平稳
房价被腰斩系误传
此前,曾有自媒体发文称:“因为前两年开发商大量投资的关系,阜新的房价一度涨到了11000元/㎡,跟沈阳相比都毫不逊色。但房价毕竟是需要人口和经济支撑的,所以在楼市慢慢回归稳定之后,阜新的房价就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下跌。目前阜新的房价已经跌到了6000元左右,每平米房价下跌了5000元,一套房子起码亏损三四十万。”
不过,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当中了解到,阜新房价被腰斩的消息应该是误传。“阜新的房价这些年房价波动不大,也没有到过10000元/㎡以上,基本就是在3000元至4000元每平方米的区间波动。”有阜新当地的房产业人士介绍说。
安居客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阜新的房价基本是在3700元/㎡至4200元/㎡之间波动,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4000元/㎡以下运行。今年5月至今,阜新的房价已经连续4个月处于4000元/㎡以上,2020年8月均价为4086元/㎡。
据悉,现在阜新销售的房地产项目主要是以现房为主,均价多在4000元/㎡,也有极少数房地产项目的销售价格超过6000元/㎡。
以宝地城项目为例,该楼盘分为洋房和10层的小高层。其中,洋房的销售均价为4300/㎡,小高层个别产品优惠后的价格在3700元/㎡左右。
据阜新市康桥水郡小区售楼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原单价为5444元/㎡的产品,折后价格在4000元/㎡左右。“我们这个项目从2011年开始出售,现在已经进入尾盘销售阶段,所售产品不多。”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对现有这些产品不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我们另外一个刚刚开盘的项目,均价偏贵,大约在4300/㎡。”
银通房地产公司在阜新当地颇有口碑,“均价在4300元/㎡至4500元/㎡之间。整个项目分为高层和小高层,其中,18层高层的全款起价是3680元/㎡,贷款是3880元/㎡。”目前处于销售中的一项目销售人员介绍说。
“虽然阜新的新房价格同一些大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阜新人均收入并不高,即便是4000元/㎡的项目,也令很多阜新人望而却步。”一位阜新的出租车司机说。
数据显示,阜新市2019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6.1万平方米,下降29.1%;商品房销售额26.6亿元,下降30.9%,其中住宅销售额23.3亿元,下降28.8%。
中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阜新现在的房价,实质上是所有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个时期之后,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辽宁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天维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去年被媒体报道的黑龙江鹤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阜新曾经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早在日伪时期,阜新的煤矿资源就已经大量开采。新中国成立之后,阜新更是为国家建设供给了大量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之后,阜新的煤矿资源已经枯竭。2001年,阜新被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阜新也是我国在2001年确立的第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据介绍,由于煤炭开采资源枯竭,其他产业发展还没有迎头赶上,阜新相对缺少就业与发展的机会,居民人均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阜新的很多青壮年产业工人出现了大量的外流。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辽宁省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后发现,在辽宁省各城市当中,最近三年阜新市的GDP均排名末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土生土长的阜新人,刘生(化名)为了生计目前在沈阳市从事送餐工作。7月份,刘生的工作时间是540个小时,总收入是9222元。同样是送餐工作,在阜新的月收入也就是在3000元左右。
对比之下,更加坚定了刘生在沈阳工作的决心。如今,刘生已经将妻子和孩子接到了沈阳,并且通过按揭购买了住房,未来也不打算再回阜新。
阜新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14元,比上年增长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9元,比上年增长10.5%。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因为缺乏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阜新不但对外地人口缺少吸引力,而且当地青壮年还不断外流。与此同时阜新和其他东北城市一样,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全市户籍总人口逐年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阜新房地产市场自然会受到影响。”张天维说。
京沈高铁开通在即
阜新面临新机遇
张天维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如何让资源枯竭型城市重焕青春,是世界范围内普遍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德国鲁尔和法国洛林的经验值得借鉴。辽宁省有一个突破辽西北的发展战略,这相当于是一个脱贫攻坚计划,目的是通过高铁建设拉动朝阳、阜新等几个地级市的经济,让朝阳和阜新等地融入京津冀经济圈, 承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借以发展区域经济。
据了解,张天维所说的高铁建设,即是正在建设当中的京沈高铁,该高铁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京沈高铁起自北京,途经河北承德、辽宁朝阳市、阜新市,终至沈阳。
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将进一步扩展东北地区高铁网覆盖面,加快形成东西并举的进出关高铁通道,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京沈高铁开通后,辽宁省的朝阳市和阜新市到达北京的时间将缩短为1~2小时左右。”张天维介绍说,“前几天我们刚刚从朝阳调研回来,朝阳市为了迎接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据了解,最近几年,与阜新市相邻的朝阳市发展势头相对较好。特别是鉴于京沈高铁正式开通之后,朝阳前往北京的时间大大缩短,为此朝阳市提出了打造“北京后花园”的口号。
与朝阳相邻的阜新,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成功抓住这个重大机遇,那么地方经济也就能够顺势发展起来,百姓的收入也将会有所增加,城市的房价也有望摆脱低迷的局面。
“从发展的角度看,朝阳和阜新所在的辽西区域并非没有机会,该区域在未来不排除成为潜力板块的可能。”张天维认为。
辽宁阜新:“白菜价”房源折射下的转型困境
来源:澎湃新闻
8月末的辽宁阜新,雨水频频,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后,湿润的秋风带来了久违的舒适。
在阜新市太平区城南街道鑫源小区,茶余饭后能看到大量的居民们悠闲地坐在一起聊天、打牌。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谈论的话题多是自己小区及周边小区的房价。
“一套38平方米毛坯房,15000元,每平方米均价398元;一套56平方米毛坯房,20000元,每平方米均价357元;一套60平方米电梯楼毛坯房,45000元,每平方米均价750元……怎么样?很低吧,但一套都卖不出去。”大于(化名)今年51岁,在鑫源小区内开了一家房产中介,主要经营鑫源、城南小区(早期棚改)、米家小区等房源。谈到该片区房产的售卖成交情况,大于显得非常无奈。
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是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曾拥有全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被誉为“北方煤都”。而今,褪去“煤都”光环后的阜新因低价房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前往阜新市实地了解到,阜新市的“白菜价”房源主要存在于大于所在的鑫源小区以及附近米家小区等,这些小区基本都是远离市区的棚改回迁房,而非通常意义的商品房。
某低价房源小区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图
但“白菜价”房源背后折射出的,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困境。
“白菜价”棚改回迁房
澎湃新闻查询多个二手房交易网站看到,阜新市低价房源普遍集中在城南小区(早期棚改)、鑫源小区、米家小区、平安西部、高德小区等,部分房源每平方米单价基本都在500元左右。
某网站低价房源截图
某网站低价房源截图
根据网络低价房源显示信息,澎湃新闻记者前往房源所在小区进行探访时注意到,这些小区都规模较大,环境整洁,更像是一个大的社区,超市、药店、饭店、幼儿园、健身器配套设施也都较为完善。但房屋老旧,离市区较远,有的甚至靠近荒地,并且小区均为棚改回迁房。
鑫源小区
大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2006年底回迁入城南小区(早期棚改),当时小区有些人在市区买了房,也有人家里回迁时分到多套房,很多人都有卖房需求,他看到其中商机,2007年就在小区内开了房产中介。“当时55平方米简装,好一点的能卖到9万左右,生意最好的时候是2012年下半年,很多外地人来买房,为了小孩读书落户,一套房中介费都能赚5000元。”
随着生意渐好,2015年大于又在鑫源小区购置了房产,“虽然都是棚改回迁,但这个毕竟是新小区,城南的房子老一点,不过还好脱手了,不然现在绝对也压在手里”,大于坦言,现在的房子越来越不值钱,生意也不好做,一个月卖出一套房屋都难,小区里很多房产中介都不干了,“这里本来就不好卖,现在很多人赔着钱想脱手,2万左右一套的房子多的是,想要,分分钟就能给你找到5套。”
大于带澎湃新闻记者看了一套城南小区(早期棚改)6层顶楼的毛坯房,建于2008年左右,约38平方米,售价1万5,折合每平方米395元,因为闲置太久,裂痕严重,而且阳台有渗水现象。“棚改回迁房的质量都不会太好,如果长时间不住就会有这种问题,又是在顶楼,长时间无人打理问题很多,再便宜也无人问津。”大于表示。
38平方米售价1万5
在鑫源小区,一套60平方米的高层电梯楼毛坯房,建于2015年之后,房子较新,售价仅为4万5。大于介绍,“电梯楼才卖4万5,这要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这个小区空置了很多,但即使这样还是没人买。”
鑫源小区电梯楼
同为棚改回迁房的米家小区闲置房多的更为明显,走进小区里,到处都能看到张贴着出售房屋广告的玻璃,小区极为冷清,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前往四层的一间55平方米房子,这套毛坯房标价2.5万元。房主表示,自己全家都已搬到沈阳,当时分的房子多了一些,类似闲置的还有亲戚的加起来有10套之多,现在不求赚钱,能脱手就行。
从房屋的玻璃向外看去,一片绿地,“住这里特别清净,远离市区,你可以感受田园生活。”房主推荐说。
米家小区某房间窗户外
与距离市中心13公里的米家小区、鑫源小区相比,平安西部小区相对而言靠近市区,距离市中心7公里左右。小区里一套网上挂牌售卖的55平方米顶楼毛坯房,售卖2万元,每平方米均价364元,房子并无直观问题。中介表示,2万元包括直接把户过到名下,水、电、物业费都会帮助置办好。由于房主是外地人,急于脱手才会这么便宜。
平安西部小区
但阜新也并不是所有的房子价格都如此低廉、售卖困难,市中心的新房普遍单价在每平方米3900元左右,像碧桂园、祥宇等品牌楼盘保持在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且售卖紧俏,好的楼层基本已经售光。而多数二手房房价则保持在每平方米2700元上下,也未出现“白菜价”。
当然,这样的价格和南方很多城市甚至县城的房价相比,已经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阜新出租车司机李平(化名)坦言:“房价降得最快的就是原来的棚改回迁房,之前住的大多都是矿上工作的,随着多个煤矿关停,很多人都只能外出打工,本来也没多少人了,而且房子和商品房比起来质量不怎么样,诚心想住的话都不会买这里,人越走越少,房子越剩越多。”
“白菜价”背后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困
前有鹤岗,今有阜新,皆因“白菜价”房子上了热搜。
与鹤岗类似,过去阜新也曾经是重要的煤炭基地,因煤而兴,巅峰时期,仅海州矿的年产量就占据全国总量的10%以上。然而,经过多年的开采之后,阜新的煤矿资源已经枯竭,煤炭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城市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
阜新海洲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2001年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随后开始了艰难的转型摸索。然而,城市“资源依赖症”并没有随着转型的提出而彻底解决。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业强看来,由于阜新市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开采,煤电在地方经济占比超过一半,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长时间内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阜新市在提出转型后,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是支柱产业,地方经济依然没有摆脱对传统资源的依赖。
新华社在2017年曾报道,尽管这些煤城已宣告资源枯竭,国有煤矿产量曲线却一度箭头向上,与“黄金十年”市场走势高度拟合:阜新矿业集团2001年原煤产量826万吨,2011年增至1210万吨,随着市场下滑产量跳水,2015年又降至771万吨。
阜新过去以煤炭作为支柱产业,2015年左右煤炭行业下行,期间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出现外流。
上述报道提及,2015年,阜新矿业集团营业收入一下子减少30个亿,利润总额由正变负。2016年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无煤可采,本地7座煤矿关闭了6座,2.8万名职工面临转岗分流。该集团一位财务负责人透露,2016年阜新市76%的社保缺口,来自于这个多年的纳税大户。
此外,澎湃新闻查询阜新市2015年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注意到,从全市户籍人口数据来看,2015年末是189.5万人,2016年末是188.9万人,2017年末是186.2万人,2018年末是185万人,2019年是183.7万人,4年减少了5.8万人,阜新的人口一直呈净流出状态。
另据辽宁省各城市最近三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阜新市的GDP三年均排名末位,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421.7亿元、446亿元、488.1亿元,而同省的大连市则为7363.9亿元、7668.5亿元、7001.7亿元,近三年均位列第一,对比悬殊。
其中,2019年阜新实现GDP为488.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945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成。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892元。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东北阜新、鹤岗的商品房均价分别在3500元和2900元左右的水平。峰值出现在2014年,分别为3900元和3500元左右。明显的变化是都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上升,然后下降的过程,步调基本一致。”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业强对澎湃新闻分析,这些资源型城市的衰退必然会造成房价的低迷,主导产业衰落,接续产业跟不上,经济衰退必然留不住人。随着人口流出以及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的发展,那些位置差、配套差的回迁房就会面临被抛弃的风险。
转型路在何方
王业强表示,经济衰退、人口净流出,这实际上就是城市收缩的现象,也是国际上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部分地区,很多城市也面临着局部收缩的问题,只不过东北地区表现较为明显,转型是这些城市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大部分枯竭型城市实现了经济增长,但转型目标远未完成,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仍在转型路上。
在王业强看来,东北振兴这么多年,国家给了很多政策,但是产业转型升级依旧是困难重重。除了外部环境因素之外,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体制机制不活。
“由于长期受传统经济发展思维束缚,重工业经济地位根深蒂固,短期难以改变,自主性、多元性、灵活性的产业发展意识不够。东北缺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制度创新。因此,东北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克服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在产业智能化时代,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优势,通过与新技术、新产业融合推动转型升级,改善营商环境,完全可以弯道超车、实现振兴。”王业强说。
王业强表示,以阜新为例,从自身发展来看,首先应大力引进环境治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利用国内外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先进技术,尽快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如今阜新市环境污染严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营造宜居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其次是应完善城市产业体系,克服对传统煤炭资源的依赖性,发展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阜新也开始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出发点来探索新产业。
新华社2019年曾报道,阜新规划建设百年赛道城,赛道城项目规划区域约30平方公里,其中24平方公里为废弃矿区,6平方公里为待建城区。规划在24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区中,依托矿坑现状及分布,建设12条各类“主题赛道”,同时围绕赛道规划建设特色小镇集群,涵盖红旗赛道小镇、赛道乐园小镇、冰雪世界小镇、汽车摩托车场地赛竞技小镇等。6平方公里的待建城区规划建设以职业教育(重点发展通用勤务专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力图打造成教育、研发、创客等产业的综合体。
王业强还表示,除了内部动力外,还要积极抓住外部机遇来破解自身困境,包括高铁、机场等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积极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当地产业转型发展创造机遇。
比如,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的京沈高铁,起自北京,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终至沈阳。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将进一步扩展东北地区高铁网覆盖面,加快形成东西并举的进出关高铁通道,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直接的就是房价也有可能提升。
此外,王业强也谈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东北亚经贸合作发展活力增强,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东北诸多城市所应探究的。
“玻璃大王”柳士东烂泥塘上白手起家
为了完成不断追加的各种玻璃产品订单,柳士东名下3家企业的近百名工人加班加点忙生产,与许多同行抱怨的“形势不好、没活儿干”形成鲜明对比。柳士东说:“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办法总比困难多! ”
5年前因老玻璃厂停产而下岗时,柳士东马上报名学车:“实在不行就开大车卖玻璃去。 ”没想到,4年前他才开始借钱租地创业,如今就已是3家公司的老总。在同行看来,“小柳是跑着来的”。
创业之初,为筹集所需的20万元,柳士东连亲属一张权限仅2000元的银行卡都给透支了。为了省租金,他的第一家企业细河区东旺玻璃经销中心是在一片烂泥塘上建起来的。为省下垫烂泥塘的费用,他半夜12点跑到公路上拦截倒建筑垃圾的卡车,求人家将20多车破砖碎瓦免费卸到自己的厂区院内……
创业后,柳士东力求将产品做到最好。企业生产的工艺玻璃很快就占据阜新本地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玻璃原片的销售业务也拓展到东北三省。这个将烂泥塘和建筑垃圾踩在脚下的小厂,虽然外表简陋,却办得红红火火。
柳士东做生意讲信誉,即使别人欠了他的货款不还,他也绝不拖欠客户一分钱。久而久之,无论是原料供应方还是客户都愿与他合作,也给了他做大做强的信心。
2014年4月,在阜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士东的第二家企业阜新冬旺高新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破土动工。没有团队,全凭自己一个人跑工地、办手续、与规划设计单位沟通、到现场抓施工进度,甚至连质检员都没看出来的钢筋偷工减料问题,都被柳士东揪了出来。仅仅半年时间,厂房盖起来了,中空玻璃、钢化玻璃、自动切割和夹层玻璃生产线相继进厂。
由于建厂、购设备花费巨大,几乎耗光了柳士东的流动资金。这时,良好的信誉再一次发挥作用,许多人仅凭一个口头协定就肯将数百万吨的原料赊给他,支持新厂投产。几个月后的今天,他的产品已畅销东北三省,钢化玻璃生产线还填补了阜新市乃至整个辽西地区的空白。
与此同时,柳士东又购买了一处现成的厂房,注册成立了阜新三叶门窗装饰有限公司。至此,仅在阜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户的这两家企业,占地已达27亩。在此基础上,他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科技含量更高的功能性玻璃,将产业的触角伸向高端玻璃市场。□本报记者/郭宝平
柳士东在车间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