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鞍山市东南部,辽东半岛北部。金明昌四年(1119年)始设秀岩县,明代改“秀岩”为“岫岩”,设岫岩堡,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岫岩县,1985年1月17日,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有“中国玉都”之称。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清凉山风景区、龙泉湖风景区、岫岩陨石坑和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清凉山镇境内,距县城约70千米。景区面积约30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9.8平方千米,分为头道沟(白云谷)、二道沟(清幽谷)、帽盔山、石湖瀑布和鞭杆沟5个区域,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此处因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清凉山。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主要景点有拦马墙、葬马石、藏马谷、箭眼、点将台、大明砬子、石林、清凉台、龙门、寿星岩、十八罗汉洞、老君堂、龙象石、孪生风动石、奇石小天使、三友石、水洞、冰洞、石湖瀑布、净月泉、千年古松、辽代古塔、白云观、清凉寺等。
龙泉湖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岫岩县前营子镇燕窝村,距县城约18千米。龙泉湖风景区占地约3700多亩,包括拓展训练营主题公园、满族风情博物馆以及休闲、旅游、采摘、度假等场所。其中,拓展训练营主题公园是辽沈地区项目最全的拓展训练基地之一,训练项目设计环环相扣,涵盖高空、地面、水上以及真人CS激光丛林野战,有攀岩、空中断桥、缅甸桥、太空行走、毕业墙等数十种项目;满族风情博物馆,馆藏文物500余件,分为渊源、生产、生活、礼仪、文化习俗和今日岫岩等部分,展示了满族先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绚丽民俗文化。
岫岩陨石坑。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罗圈里村。这里呈现一个环形大坑地貌,好似一只大碗,坑内直径约为1.8千米、深约150米。经专家学者多年的考察、研究和论证,确认此处为陨石撞击而成的陨石坑,是中国第一个唯一被确认证实的陨石坑,被称为“神州第一坑”。此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陨石坑为176个。
“罗圈里”居住着64户274人。这里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处。“陨石坑”的“内壁”有很多小路可通往坑唇顶端,登顶后陨石坑的全貌一览无遗。
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位于岫岩县杨家堡镇松树秧村境内,距县城约26千米。景区以峰秀、景美、庙奇而著称。主要景点有松树羊、青石脊、石檐观瀑、卧石听松、效圣寺、碑林等。
松树羊是卧鹿山的主峰,海拔519米,独峙于群山环抱之中。远望峰巅,石崖古松自成一体,状如山羊,故称松树羊,当地村名“松树秧”是其谐音;青石脊是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石檐观瀑,距离顶峰近100米处,断崖上伸出一块巨石,状似屋檐,檐下是一片约400平方米的平面巨石,涧水流至石檐上,形成一道20多米宽的瀑布,飞泻而下,积年累月,巨石表面被冲出一道道波浪形纹,排列有序,甚是奇特;卧石听松,与石檐观瀑相邻,在一处断崖上立有一块巨石,高约3米有余,石上平坦,石四周尽是郁郁葱葱的青松,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效圣寺坐落于卧鹿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因其历史久远而被当地人成为老古庙,是目前辽宁省内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制古庙。效圣寺于1981年全面维修,有正殿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仿古山门一座和花墙等建筑。效圣寺整体为石质结构,正殿三间除门窗外,墙体、廊柱、梁架、屋顶、殿脊、吻兽等皆用石料雕制,贸隼插接而成。石庙东西山墙由61块条石砌成,庙后墙65块条石,庙前墙30块条石。效圣寺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其脊檩能预知天气情况,雨前有“小雨微润、大雨重润、无雨不润”的征兆,奇像之因,至今不解。石庙内的五尊佛像以及钟鼓,全是石质雕成。碑林在效圣寺的右侧,有明清至民国期间的庙碑和墓碑50余座。
岫岩满族自治县旅游景区景点还有岫岩药山、大洋河漂流、龙潭湾风景区、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娘娘城山城、石湖石柱、姑嫂石石棚、岫岩双泉寺、岫岩宝泉寺、沟汤温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