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人才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之源。每一年,“柳职人”走出校园,奔向新的城市和岗位,书写商海故事。
诚信为本金不换
泡上一壶茶,郑盖整理了下思绪,回顾20年的创业经历,商海沉浮,尝遍酸甜苦辣,一步步走来,“诚信”两个字深深地烙在郑盖的从商路上,千金不换。
四川兴川泰线缆有限公司占地170多亩,坐落在岷江东岸。从创业初东拼西凑的5万元,到年经营额3亿多元,在蜀中大地,四川兴川泰线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盖一路拼搏一路高歌,书写了商海传奇。
“学校里老师教我诚信做人,从商路上诚信是我取胜的法宝。”18岁的郑盖从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放弃保送大学的名额,拿着家里的2万元积蓄和从亲戚家凑的3万元跟着哥哥到四川开始他们的创业路。
“孩子,这两万块钱是你哥和你爸这几年打工赚的,是我们家全部的积蓄,你们出去好好干,干不好就回来,家里还有几亩薄地,另外借亲戚的三万元父母想办法帮你们还上。”“你们兄弟出去做生意我没意见,但我绝对不允许你们在外面欠人家钱不还的事情传到我耳中。”临行前,亲人对郑盖说的话,至今在他耳边回响。
“父亲和我们兄弟睡1.2米宽的木板床,一天背几百斤重的货品,创业之初的艰辛都咬咬牙坚持下来。”郑盖凭着乐清人特有的能吃苦精神,很快就在当地站稳脚跟。他非常重视产品品牌,诚信经营,客户越积越多,业务越来越广,销售额突飞猛进。
像大部分人一样,郑盖积累第一桶金的同时,开始跨行转型,涉足电线电缆。隔行如隔山,但不变的是对客户的诚信。7年前,应四川兴川泰发展需要,生产基地迁址眉山,可因为前期考虑不足,两地管理造成管理成本运营成本增高,每年经营额达到2亿元,却连续3年合计亏损1000万元。“原来我主要负责外围销售,回到企业后,发现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郑盖介绍,公司生产的是非标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非常被动,甚至被客户卡住了“命脉”。郑盖痛下决心进行改革,砍断非标产品,专注国标生产。这也意味着他将减少一半的客源和业务量。那一刻,郑盖却无比的坚定。
3个月后,国家对电缆行业进行整治,四川兴川泰提前完成改革,走在了同行前面。到了下半年,订单纷至沓来,一些丢失的客户又重新找上门。那一年,公司业务首次突破2.5亿元。
如今,在电线电缆行业,郑盖一年一个台阶。“疫情对整个行业冲击很大,我们公司不但没受影响,还实现了飞跃发展,今年上半年订单已经突破3亿元,跟去年一年销售额持平。”郑盖介绍,做生意,诚信是根本,有了口碑,也就有了金杯银杯。
白手起家创公司
民营高新科技企业——中国龙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海静是柳市职业技术学校2005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求学期间,郑海静是勤奋能干的学生干部。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语文课代表,活动策划,广播稿资料收集,尽管任务繁重,但她都能圆满完成。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会制作漂亮的手工,会将班级和老师办公室收拾得赏心悦目。在家里,她是父母的好帮手,烧菜、做饭、整理房间,样样精通。这种从小养成的勤劳严谨的习惯也成了她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市场营销,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语文老师蔡燕是学校文学社指导师,在蔡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她喜欢上写作,参加作文竞赛也多次获奖。勤奋好学的郑海静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高中毕业的她,先是听从母亲的安排,去中国精密模具制造之乡——虹桥镇学习线切割,之后去广告公司做销售,还到一家幼儿园任过教,又去安利公司做小代理。无论从事哪份工作,她都会尽心尽力负责到底。
2012年9月,郑海静从幼儿园辞职,与丈夫一起创立了乐清市龙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初期,郑海静负责财务、采购与发货。在怀孕期间,还坚持自己做财务报表,管理公司。2014年9月,公司更名为浙江省龙西电气;2016年1月,企业上升为无区域公司——中国龙西电气。短短7年时间,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109名管理生产员工,全国各地经销商与驻外业务员亦有100余人,年销售额达1亿元的高压成套电气公司。郑海静的勤勉、细致、耐心、能干也成了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做的是工程供电系统,这是民生工程,精益求精,专注创新,完美极致是我们公司的永恒追求!”说起公司产品,郑海静一脸的骄傲。“创新无限,行者无疆!”作为一位生活在电器之都——柳市镇的“90”后女性,郑海静从小就深受“温商精神”的熏陶,传承白手起家、刻苦奋斗的温商品质,在梦想与行动的路上,不限才华与能力,奋发前行。
提前规划赢未来
6月8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联系上吴瑶乐时,他正忙着寻找厂房,门店里最多只能放5台机器,实在摆不下了,他在亲戚家寄存了一台。最近业务量猛增,吴瑶乐打算把机器加到十台,扩大生产。
疫情期间口罩生产需要大量熔喷布,熔喷布设备的配件吴瑶乐生产了一个月。之后市场上需要大量的摩托车头盔,那段时间吴瑶乐忙着为头盔模具铸型。吴瑶乐说,他所从事的数控铣床属CNC加工,在加工中算精密型的。生活离不开数控,一切有形状的东西都要靠模具成型,而模具要数控实现。如家里的空气开关、空调、汽车上的许多配件,甚至马桶、玩具等都要经过这道工序。
吴瑶乐是中国精密模具制造之乡——虹桥镇人,柳市职业技术学校05级数控专业学生,这是柳职的第一批数控专业学生。入学之初,他就明确在职高学数控专业。提前学技能,就业有目标,做好职涯规划,就能把握机遇。
高中毕业后,吴瑶乐先是去技师学院进修2年,后又先后去上海、苏州的企业学了一年技术。回到虹桥后,他花了十几万元买了一台二手机器,又在虹桥一村租了一个店铺开了门店,2013年注册成立乐飞数控。虹桥本地的数控产业非常发达,这种资源前沿性是不可替代的。本地资源也成为了他创业的基础。经过8年的打拼,他已拥有上百万的机器设备,积累了上百个客户,生产团队也已发展到了8人。由于专业对口,吴瑶乐熟悉每一道工序,目前负责制图,他带的学徒有职高毕业生、大专生,也有社会上学数控编程的人。
吴瑶乐说,从事制造业非常辛苦,抢时间赶工期是家常便饭。如手机、汽车每年都会推出新款,这时势必得换模具,数控是必经的一道工序,一般都要在年内赶制,耐得住苦,才能成功。
吴瑶乐在高中时考取了车床高级工,后来又取得铣床高级工。“高中阶段是人生最好的黄金阶段,初中不懂事,高中阶段我非常努力,当时成绩不错,经常代表学校参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吴瑶乐十分感谢高中时的班主任侯浩乐和机械基础课任课老师倪静静,他们是他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