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谋新策、出实招。民营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参与者,应该如何破局,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来自广东省中山市工商联的调研显示,当地民营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正从技术改造、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持续升级发力。
企业纷纷投身技术改造潮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进行技术改造的号召,总部位于中山的广东毅马集团前不久引进了年产30万吨的精密板带新材料项目,在集团厂区原有的五个车间内进行建设,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5亿元,投产后产值将增加15亿元。毅马集团旗下的广东中晟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前正在开展年产40万吨冷轧硅钢板带一期生产线(扩建)项目,计划投资3.88亿元,设计生产能力达到每年40万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为20亿元。
全球冰箱业排名第四的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也在去年投资12亿元,建设高端风冷冰箱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已落地投产,二期项目在建,预计新增300万台产能,公司交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该公司总裁姚友军表示,奥马将秉持“高端产品、高端制造”的战略目标,努力成为冰箱行业高端制造的标杆,坚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榄菊日化集团则投资4.5亿元,兴建小榄智慧工厂项目,其中1.5亿元用于设备技术改造,购买国内外先进智能生产设备,项目计划在今年9月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榄菊智慧工厂将实现用工减少70%,生产效率与产量增长30%,库存周转率提高20%,双碳排放下降25%,产品单位能耗下降10%,运营成本下降35%的目标。
除了这些传统优势产业企业,中山市的不少新兴行业企业也正在加入技术改造大潮中。
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新材料与新能源集成制造商,主要为宁德时代、广汽埃安、比亚迪等供应动力电池结构件、车身结构件等产品。该公司计划投资超1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主体结构件智能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等,预计年产值将达20亿元,推广工业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调查显示,中山市重点工业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生产效率和产品优良率明显提升。去年,中山市工业投资增长47.3%,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3.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为经济稳中向好提供重要支撑。
政企同心助推产业升级
中山市企业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山市市长肖展欣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山是制造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拥有3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如何通过改造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中山的重要任务。
“当前,中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将技术改造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关键工程,安排5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解决企业‘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的问题。”肖展欣进一步表示,通过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示范工厂、示范车间、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企业竞相开展技术改造。
广东诚艺控股有限公司的诚艺外沙科创城项目是中山市首宗以“单一主体归宗”模式推进的工改项目,占地面积1004亩,建筑面积超180万平方米,计划打造成集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设备、新型材料、高端医疗装备、精密仪器等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现代化产业园区。预计建成后,新增就业岗位近1.5万个,年产值将达35亿元,提升约8.5倍,年税收将达1亿元,提升5.7倍。
“特别感谢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效贴身服务,项目不用5个月就顺利落地,实实在在跑出‘中山加速度’”。广东诚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流猛表示,今年企业计划追加投资20亿,用于招商引资、产业投资、运营服务等,继续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同样得益于审批和服务提质增速的还有广东强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旧”改造项目。项目自签约以来,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提供“一对一”服务,协助项目申请“三旧”改造政策,开通绿色通道模式,压缩项目审批各环节时间,促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将建设7.4万平方米高标准多层厂房,主要用于研发、生产智能家电产品,预计达产产值为5亿元。
肖展欣表示,中山将加快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改造升级为引领,加快优化产业形态,以数字化赋能为支撑,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以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产业绿色化,不断提高中山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