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村党支部领办的育苗园区实现批量化生产,村民和经销商买苗享受到贴心服务;天然气进村,冬日取暖安全又卫生;外来投资者和育苗专家成为村庄“合伙人”,村强民富基础更牢固。隆冬时节,记者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王村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23年,这里喜事连连,捷报频传,乡村振兴有奔头,美好生活有盼头。
胡营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付海娟(左)在育苗棚里工作。
1月22日上午,一辆大货车徐徐开进胡营王村育苗园区,来自胡营一村的种苗经销商刘志超和员工一起,将一个个装有种苗的纸箱搬到货车上,准备发往省外。“我的门店离这个园区距离近,并且园区是胡营王村党支部领办的,信誉高,价格合适,因此我经常过来批发种苗。”刘志超告诉记者。
“我们跟很多像刘志超这样的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把种苗发往全国各地。不但村里的小黄瓜‘卖全县、卖全国’,而且种苗也卖全国了!”胡营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付海娟告诉记者,胡营王村种植黄瓜历史悠久,还拥有全国知名的小黄瓜交易市场。为进一步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迈向产业链中高端,他们在种苗研发培育上作文章,响应孙家集街道鼓励党支部和党员领办合作社、专业园区的号召,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建设育苗园区,主要培育黄瓜、苦瓜和西红柿种苗,价格低、质量好,售后有保障,很受本村和外地群众欢迎。
胡营王村菜农韩新国对园区给予好评:“大伙去那里买种苗,买多买少都享受优惠的批发价。以前我们自己育苗很麻烦,现在有园区帮忙育苗,质量和产量都有保障。”
2023年,作为一名普通村民,韩新国既感受到村党支部领办育苗园区带来的好处,也体会到村集体增收后,村党支部改善民生带来的实惠。“2023年的喜事还包括天然气进村。原先到了冬天,每家每户烧煤取暖,既不卫生又不安全。现在做饭和取暖都用上天然气,家里干净了,村里也整洁了。”韩新国说,村里还更换了变压器,村民下棚干活和居家时,再不用担心跳闸断电了。
园区管理人员黄爱波(左一)已成为胡营王村的“编外村民”。
记者采访的时候,来自纪台镇黄孟村的“80后”黄爱波正好在园区里忙活,他既是管理者,又是园区的投资者、合伙人。谈及到胡营王村创业的事情,黄爱波对胡营王村和村党支部高度评价:“这个村开放包容,民风村风好,特别是村党支部有公信力和凝聚力。因此,村党支部邀请我参与建设园区时,我毫不含糊地答应了,和乡亲们一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村庄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匮乏,干事就得善于借助外力,引进人才和资金。”付海娟告诉记者,除了引进投资者,他们还与寿光当地的育种专家朱子文等合作,依靠专业技术和智慧,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种苗,已经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合伙人’越多,我们的事业基础越稳固,下一步要在育种上更有作为,让村里迎来更多喜事好事。”付海娟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责编:肖娜
二审:王首荣
三审:李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