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安国】中国共产党安国县地方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五)

原创 《安国县志》 方志安国

来源:《安国县志》

民国 31—32 年(1942—1943)是安国抗日斗争异常困难时期。民国 31 年(1942)5 月,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实施惨绝人寰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6—11 月,各级党组织、政权机构、群众团体和抗日武装均遭程度不同的破坏。“扫荡”过后,日军推行“强化治安”“村镇分割”,村村建立“保甲制”,域内碉堡林立,壕沟纵横,公路如网。日伪政权为消灭抗日力量,不时到农村“围剿”“扫荡”。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县委不屈不挠坚持和发展敌后抗战。民国 31 年(1942)下半年,县委根据上级“隐蔽精干、保存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精神,制定抗战措施:机关团体、县大队武装化整为零坚持斗争;派可靠人员打入日伪组织,建立情报网;对叛徒特务实行“单打一”锄奸,对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气节教育,动员群众挖地道、修夹壁墙,广泛建立“堡垒户”,坚持人民战争。其间,党组织虽遭严重破坏,但经过考验更为坚强。

民国 33 年(1944)初,抗日形势好转,局部反攻开始。春季,各级党组织、政权机构、抗日团体逐步恢复壮大,县区武装在冀中区武装配合下,连克娄营、西照、北堡、南马、焦庄等日伪碉点 17 座。夏季,又克庞各庄、茂山卫、西河、王买等日伪碉点 8 座。至年底,根据地连成一片,全县 194 个自然村,除 35 个两面负担村和 11 个日伪控制村外,148 个村庄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

民国 34 年(1945)春,县委做出“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向城关挺进”的决定。6 月,县委根据上级党委统一布署,对县城日伪守军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7 月,县人民武装力量在地区 45 区队配合下,发起武装攻击,消灭南关日伪守军。8 月 28 日,光复县城,全县境解放。8 年抗战,中共安国县地方组织坚持全民团结对敌,创建与巩固了县、区、村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抗日武装,壮大了共产党的队伍。整个抗战时期,全县有 972 名革命志士为国捐躯,无数抗日群众流血牺牲。

原标题:《【方志安国】中国共产党安国县地方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五)》

阅读原文

来源:方志安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