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古城新韵 乐游保定#
编者按
历史是由人组成的,同时人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为有这丰富多彩的人物世界,才汇聚成中华文明发展的浩浩长河。从唐尧治世,奏响原始文明的宏远钟声,在中华文明的每一页上都有保定人写就的不朽华章。从古至今彪炳史册的人物灿若星河,他们的聪明睿智,他们的勤劳朴实,他们的威武不屈,他们的真诚善良,他们的求索进取,他们的果敢坚毅,无不昭示着保定是千古英雄地、百代风华乡。从本期开始,保定方志将为广大读者介绍保定本籍的知名人物、对保定历史有重要影响和突出贡献的客籍人物,同时也包括有历史定性,能引以为戒的反面人物。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互动。
刘 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今涿州)人。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建立者,221~223年在位。故里在涿州城南大树楼桑村。刘备为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胜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因献宗庙助祭金事被削去封爵,遂落户涿县。刘备幼贫,与母织席贩履为业,少有大志,宅旁生有一棵高5丈余的大桑树,枝叶繁茂,远远望去如车盖,他曾指着树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15岁奉母命拜卢植求学。但他不甚喜读书,而喜爱狗马、音乐和衣着。平日少言寡语,喜怒不形于色,谦恭和蔼,善结交。与关羽、张飞意气相投,在涿结成生死之盟,世称“桃园三结义”。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宦官当权,朝政腐败,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得到中山(今定州)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的资助,与关羽、张飞组织起一支乡勇参加到镇压起义军的行列。他随校尉邹靖作战有功,先后任安喜县(治今定州)尉、高唐令等职。黄巾起义失败后,形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刘备为了保存自己,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带有千余人的队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从多次失败中认识到,创立大业除须有雄兵勇将、稳固的地盘外,尤其要有智谋之士和高明的斗争策略。建安十二年(207),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诸葛亮为其提出了“夺荆州、取益州,作为立足之地,对外联合孙权,共拒曹操;对内搞好政治,发展生产,认真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完成霸业,统一全国”的良策,即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提出的策略,联合东吴,抗拒曹操。
三义宫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夺取了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又攻取了汉中,自立汉中王。建安二十六年(221),正式称帝,建都成都,年号彰武。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彰武三年(223),病死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永安宫,谥昭烈皇帝,世称刘先主。其“桃园结义”“三让徐州”“三顾茅庐”“甘露寺结亲”“白帝城托孤”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关 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东汉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因战乱逃亡至涿郡(治今涿州),正值东汉朝廷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镇压黄巾起义。他在涿郡结识了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为生不离、死不弃的兄弟,组织起一支武装,加入到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中平元年(184),刘、关、张带着刚刚组建的一支兵马,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下功劳。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广宗围攻黄巾军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到广宗后,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后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因屡立战功,刘备任平原相,关羽和张飞担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桃园三结义石碑
关羽和张飞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建安六年(201),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赤壁之战时,关羽所率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赤壁之战后,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蜀,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七月,关羽率主力北攻荆襄,曹将于禁被迫投降。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奋勇抵御。关羽军虽猛攻,一时不能下。战斗中,关羽被乱箭射中,箭穿透其左臂。后伤口虽然愈合,但一遇阴雨天气,骨头常常作痛。医生说:“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切开伤口。当时关羽正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均投降关羽,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谏止。曹操派使者去见孙权,破坏孙、刘联盟。
关羽在曹军和东吴军夹击下,兵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孙权招降关羽,关羽不屈,被杀。蜀汉景耀三年(260)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后历代对关羽屡有追封,其身份从“武安王”到“关圣帝君”,成为忠义的代表,民间和官方都建祠祭祀,保定城乡曾遍布关帝庙。
张 飞(?~221)字益德,又称翼德。东汉涿郡涿县桃庄(今涿州市忠义店)人。早年与刘备、关羽意气相投,在涿结成生死之盟,世称“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张飞、关羽和刘备聚集乡勇起兵涿县,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发兵取荆州,刘备败走夏口,至当阳长坂坡,曹兵把刘备等人打散,张飞领20人断后,见曹兵迫近,据水断桥,横刀立马,拒退曹兵,使刘备得以脱身。后在进川路上,生获巴郡太守严颜。刘备占领益州后,封张飞为巴西(今四川阆中)太守。曹操派大将张郃取巴西,相持50余日,大破张郃。张飞与关羽颇具声威,同称“万人敌”。刘备为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彰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任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东吴袭取荆州,关羽被害。张飞随刘备攻吴,行前因打骂部下,为部将张达、范疆杀害。追谥桓侯。
张飞在民间有着深远影响,为后人树立了“忠不顾死,义不负心”的典范。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张飞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涿县志》载有两首诗,一首是吴镇的:“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一是纪昀的《涿州道中杂咏范阳日事》(其二):“慷慨横戈百战余,桓侯笔札定然疏。哪知拓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今人柳博庆在《正楷书法家的简历和逸闻》中也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亦不少,如张飞、岳飞等。”《三国志》评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来源: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