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为什么要在尤溪农村留套房?其实是因为……

尤溪电视台少儿语言艺术培训班

春季班招生啦(点我了解)

老房子

在尤溪乡间

仍然可见那些古朴的老房子

多数为土墙黑瓦房

有些甚至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情感

凝结了一代代尤溪人的记忆

它们像最朴素、真诚的守望者

守候着尤溪这片土地

家乡.老屋

桂峰村历史悠久,有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珍品,现存清代前古建筑39座,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等典型古建筑。整个村落依山就势分布在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古建筑规模之大,保留之完整,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少见。

桂峰村历史悠久

可谓满目皆古

瓦房凝固桂峰千年的时光

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安静而又祥和

一砖一瓦一苔玉

陌上青苔,古楼遗梦

蔡氏祖庙、蔡氏祖祠、石狮厝……

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

几个世纪的辛勤耕耘

蔡氏子孙遵承着

“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

历代儒风不衰

古老的瓦房见证这片福地的光辉岁月

在巷口的桂峰小店

你是否驻足

瓦楞飘落的桂花瓣

你是否看见

再浮躁的内心也会慢慢沉淀

陈明山 摄

一片瓦·一个故事

每一块砖都记载一段回忆

蓑衣、晒扁、红灯笼

孩童在石板上玩着游戏

邻居阿姨说今天的豆花特别香甜

炊烟袅袅,小巷尽头有人喊你回家

桂峰,早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桂峰的瓦房,

承载了太多的世事沧桑和人间风雨,

驮着家乡遥远过去,

见证着祖祖辈辛劳的汗水,

苍穹下的瓦房是安身立命之地,存福之处。

大福圳建于同治九年,完工于光绪十一年,16年告竣。总平面呈“7”型,占地面积近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由三进两堂的主厝、七横屋、一书院、一花园、三碉式角楼(18厅260多间1间匠厂)等组成,主厝面阔5间,进深8柱,护厝面阔11—13间,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单檐重脊悬山与劵棚结合顶。台基为块石垒砌、地面为三合土、梁架、椽子、脊檩等全部采用木构筑。萧氏族谱和正堂神龛处镇宅牌记载:“光绪十一年,乙酉八月初七鼎建上梁”。为福建罕见的木石土大型庄园性民居构建筑。

大福圳古民居位于梅仙镇坪寨村

2013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福圳俗称“大卜圳”、“大腹圳”

为萧氏良炳、良尧、良铣、良淦四兄弟所合建

动工于清朝同治九年

建成于光绪十一年

其面积庞大、建筑独特、壁画细腻,

称得上尤溪一瑰宝、闽中一奇葩

瓦楼之下,处处显其独具匠心

精致而古老

琢刻各式花样的浮雕

举眼上下

处处显示出龙飞凤舞

孔雀翱翔、牡丹斗艳、芍药争芳的景观

一派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景象

堂前老人吹箫拉曲

孩童欢乐游戏

历经一百多年大福圳古厝

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如今的它

更像一个安详的长者

守候这里的一代又一代

张宗铝 摄

茂荆堡

TAIXIGUBAO

YX

茂荆堡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69),完工于光绪十一年(1885),3年告竣。木、石、土构建筑,总平面前方后弧,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台基为块石垒砌、地面为三合土和泥土、墙体为生土夯筑,梁架、椽子、脊檩等全部采用木构筑。陈氏族谱和正堂神龛处镇宅牌记载:“光绪八年,乙酉八月初七鼎建上梁”。为福建罕见的中大型防御性民居木土石构建筑。

青山环抱,涧水叮咚

山间盆地、田边田中、星星点点地

现存着120多座各种构筑类型的瓦房

尤溪土堡是我国防御性乡土建筑中的一枝奇葩

岁月的痕迹刻印在这

坚固的堡门,厚重的堡墙

错落有致下堂、前楼、后花台、护厝、扶楼

砖瓦之间、梁架木雕之中

尽显祖先的智慧与伟大

低眉转身,倚楼听雨的女子,

撑一把红纸伞,

静赏曲壁残伤,

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合嬗变经纬里,

厚重与芳华写进这里,

瓦楼,惊醒了时光。

书京土堡

TAIXITUBAO

YX

光裕堡建于清道光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主体建筑面阔7间、进深8柱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2010年,尤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书京土堡群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书京土堡群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台溪乡书京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建村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书京土堡群

被岁月蚕食着

古楼瓦檐有一种安静的力量

等待与守望

老人与老瓦房

这里有时间不愿透露的故事

堡故事

“宽厚流风”

土堡整体是围廊式建筑,防御系统健全,具有防盗安居功能。也正因为此,在当时得罪了一些地痞流氓。在1850年,也就是土堡建成的这一年,有地痞流氓向衙门诬告,说堡主私建皇城企图叛逆。县令博崇武亲临土堡查看案情,辨白真相。为了表彰堡主艰苦创业、为人忠厚的品德,就当即挥毫泼墨,题下“宽厚流风”四个大字。

寻常巷陌间燕子的呢喃,

屋檐下随风摇摆的红灯笼,

不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

依然默默等候我归去的老瓦房。

西

玉井坊,即厚丰郑氏大厝,系清乾隆贡生郑孔时所建,所以,又俗称孔时公大厝。玉井坊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三进制悬山顶石木结构。整个建筑群由一座正厝、一座扶厝、二壁舍、二厢房等组成,计108个房间。占地面积近4485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群平面呈长方形,由围墙圈护。是集闽南、客家、江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又极富个性的典型闽中乡土传统民居。

2013年,郑氏大厝成功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家的一瓦之下,

有着女孩的嬉笑怒骂,

也有着一家人共度的安然岁月,

瓦楼用它坚实的臂膀拥抱着这里的人们,

无言、无声

瓦,一场泥土涅槃,一世温暖相知

建造一座房,小楼窗台听雨

雨水沿着屋檐

将闺房姑娘的心思浸润

尤溪县溪尾乡莘田村有一座大土堡名逢春寨。它坐落在逢春村水尾山仑顶上,山坡陡峭,绿树成荫。寨屋始建于1779年,占地五千平方米,寨内建有三堂五栋十八厅560个房间,寨墙厚度达9米,现存主寨一厅等部分建筑,在当地可称之最,寨的主人名黄廷贶[kuàng]。

2010年12月逢春寨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逢春寨喜逢春

与你相遇与逢春寨前

看稻草龙舞,你笑靥如花

一片青瓦的记忆

写满了生命中纯真的美好

老屋记录着遥远的过去

诉说千百年的风雨沧桑

老屋记录着温暖的故事

土房围篱笆, 绿野乡村...

老屋是漂泊的根,是忘不了的乡愁

是撑依生命的歌谣

是醉人心头的陈酒

家乡·老屋

看不尽、忘不了

中仙聚奎堡

西城新坑

西城卢家大院

新阳卢氏公馆

西滨徐家大院

等我老了,就回到农村老家,

这个所有梦开始的地方,

这个漫漫一世,最挂念的向往,

最拔不走的根,最忘不掉的故乡情。

无论身在何处,

不变的是对老家的思念,

老家是永远的根!

来源:福建微尤溪综合

猜你喜欢

小编工资有望涨5毛!

点“阅读原文”,找工作、找房子、找车子……

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